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的启示

2008年11月3日凌晨,雾都重庆笼罩在蒙蒙细雨中。清晨,上班的人们发现,平时在大街小巷穿梭往来的黄色出租汽车,竟然全部不见了。原来,因为不满出租车运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重庆市主城区出租汽车11月3日全城罢工”,新华社这一即时报道迅速让山城重庆成为全国目光关注的焦点。

罢运起因

重庆是个有名的山城,交通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个大问题。重庆的出租汽车行业便成了重庆市民解决出行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重庆出租汽车的全面突然停驶,对重庆市民的日常生活影响可想而知。

为什么重庆的的哥要发动这次罢运事件呢?事实证明,并不是某一件事触动了大家的神经,而是出租车行业长期存在的一些难题实实在在地困扰着普通司机的生活。据重庆市交委举行的发布会上公布的官方观点,导致重庆市出租车罢运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1.出租汽车企业与驾驶员利益分配存在矛盾

据一些出租车司机反映,所挂靠的出租汽车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一般每月为5000元到8000元不等。但出租汽车公司每辆车交给政府的钱为每月1000多元,司机们还要负责汽车的维修等费用。即使司机出了事故,也都是个人负担或走保险,公司没有任何损失。所以,从出租车公司的角度,这个行业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暴利行业。而重庆的出租车起步价5元已经13年没动了。在运价不变,份钱节节上升的背景下,流到出租车司机口袋里的收入就越来越少了。以往每天收入100~200元的司机,现在普遍只有几十元收入,每天“睡醒觉就欠人家两百块钱”,缺乏劳动保障,很难养家糊口。在这种大背景下,有的出租汽车公司擅自提价,把每辆车的“车份儿”每天提高了50~70元,使平均每车每年要多交两万余元,直接导致了这次罢运事件的发生。

2.主城区出租车存在加气难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

重庆为了环保,实现了车辆弃油改天然气行驶。但是,能加天然气的城区加油站只有46座,每天为了加油排队,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气费。出租汽车排队等候加气时间平均长达40分钟以上,有时甚至多达一个小时。以一辆车每天每班要加两次气,就要花上三个小时。按照一小时30元收入计算,等候3小时,出租车司机的损失就是90元。有的时候,因为加气耽误了别人接班,还要倒贴给下一班司机几十元,大大降低了出租司机的收入。

3.出租车租价结构不合理

3公里5元钱,重庆出租车执行这一行情已经13年没变。但是相比之下,的哥的收入却在不断降低。

4.非法营运车辆扰乱正常秩序

正是因为份钱高、堵车加气时间长,正规的出租车司机几乎无利可图。而利润高、形式简单的“黑车”就成为想要发财人们的选择,尽管政府采取了罚款、销毁、拘留、处理等多种手段,还是有很多人加入到开“黑车”的行列中去。有些企业和地方,为了牟取超额利润,也默许一些非法出租车的经营,客观上大大冲击了现有的客运市场,影响了正规司机的收入。据反映,重庆市主城区平常共有两三千辆违法营运的“黑车”,几乎达到合法车辆的三分之一,严重扰乱了客运市场秩序。

除了重庆市交委公布的这几点理由之外,一些司机还反映,在日常管理行为中,对出租车的罚款多、收费高也是导致许多司机心生不满的重要原因。一些司机反映交警和交通执法人员罚款多,有的司机平均每月接到10张交警罚款单。而且罚款的理由很可商榷,因为出租车落客点比较少,很难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所以,出租车不能完全在落客点停车,但警察只要发现,就是200元的罚款。一些由政府管理机构发文必须配备的配套设施的价格也明显高于市场。而且还是强制性采购。

政府应对

重庆出租汽车全面停运的当天,重庆市交委就草拟了一份关于此次重庆市出租汽车全面停运的报告,并将主要内容向新闻界公布。在这份报告中称,当晚重庆市已有1000多辆出租汽车开始营运。新华社等主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内报道此事。

事件发生后,重庆市委、市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应对措施。首先是对出租汽车此次突然全面停驶的原因做了细致的调查,并拿出了能够让出租汽车司机满意的解决方案。根据出租汽车司机们的诉求,重庆市政府有关部门迅速与出租汽车企业协商,将“车份儿”降至过去的水平;在原来主城区36个加气站的基础上,再建24个加气站,争取达到60个加气站。同时与相关单位协商增加燃气供应量,保证出租汽车加气;同时加大对黑出租的打击力度,以保障合法出租汽车的运营。仅对出租汽车提价问题暂不表态,但启动票价调整的调研工作,将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按照相关程序提出方案。此外,为了防止出租汽车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停运,重庆市政府还拿出了相应预案,用以解决出租汽车停驶后市民的出行难问题。

11月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召开了有67名市民、出租汽车司机、加气站和出租车公司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专门对此次出租汽车集体停运事件进行了座谈,收到了了解情况、疏解情绪的良好效果。为了留给出租车司机更多的发言机会,薄熙来甚至打断了一名加气站代表的发言。原计划两个小时的座谈延长至近三个小时,薄熙来坦言,“我认为广大出租车司机这次有意见是事出有因,我觉得从政府来说,首先要检讨我们的工作,要反躬自问,研究我们自己哪儿做得不足,哪儿做得不好,或者说有官僚主义,处理得不及时。”在场的出租车司机代表们以他们热烈的掌声回应了市委书记的讲话。同一时刻,重庆市主要的闹市广场、商场电视柜台,云集了众多观看这次直播的市民。

此次重庆市委、市政府在这一事件中信息的公开、调查的深入和处理解决得及时,令人耳目一新。既没有像传统的危机处理中着意“捂盖子”,也没有简单地将问题定性为狠抓群众背后的“一小撮黑手”,而是本着开诚布公、襟怀坦荡的原则,第一时间发布消息,迅速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展开高层与市民对话,获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连锁反应

近年来,因“份子钱”与“黑车”引发的出租车罢运事件,在国内多个省市相继发生,此次重庆8000多辆出租车全城罢运,只是规模较大的一次集中爆发而已。11月10日,由于不满当地大量非法出租车辆干扰客运市场,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发生了上百辆出租汽车集体罢运事件。自11月10日6时开始,两百多名出租车司机聚集在三亚市政府门口,申诉三亚市一些出租车公司垄断市场、租金过高、黑车太多等问题,要求与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接洽以尽快解决问题。从11月20日开始,广东汕头市一千多辆合法登记的士司机集体停运,抗议黑车、套牌车扰乱市场秩序。

由重庆“罢运”引发的全国出租车行业罢运热潮,迅速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地方开始未雨绸缪地研究解决出租车司机问题的方案。11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发出通知,推进出租车企业组建工会。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畅通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12月11日,杭州市正式公布促进出租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13条举措,为出租车司机减负。

延伸思考

出租汽车司机们罢运也好,复工也罢,其理由和原因都不复杂,无非是经济利益分配上的不公,无非是日常工作环境的艰难。其实,这些问题存在行业内外早已是尽人皆知,许多问题的形成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出租汽车公司强行增加“车份儿”这根导火索以外,其余都是多年累积、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究其根本,就是现行出租车管理体制的弊病,就是长期以来,在这一管理体制中,长期忽视被管理出租车司机这一庞大群体的呼声。现在的管理体制中有出租车公司的协会,但是没有出租车司机的协会。即使出租车公司有了工会组织,但能不能反映和代表出租车司机的利益还未可知。否则,出租车司机长期反映的“份钱太高”、“加油站太少”、“黑车太多”等现象,完全可以经由工会出面与公司和政府管理机构进行协调处理。协商、妥协、共生共赢是转型期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途径。单靠领导人个人魅力或应急处理,尽管能暂时平息事端,但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正如清华大学薛澜教授指出,“重庆市政府在解决罢运事件上确实为地方政府做出了示范,但矛盾是长期积累的,现在各地的措施有些只是暂时解决了表面问题,更多实质性的问题尚有待进一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