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上海静安区“支部建在楼上”的党建模式

楼宇党建是近年来非公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针对新经济组织小、散、多、变的特点,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种形式。主要思路就是通过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比较集中的商务楼宇中,建立党组织或设立党建联络员、特派员,实现党组织和党的活动的全面覆盖,提升党建工作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静安区是上海的中心城区之一,在140余幢商业楼宇里容纳了近4700家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各类从业人员达6.4万人左右,其中党员3880多人,占总数的6.08%。鉴于“楼宇经济”的区域特色,静安区率先提出和试点“支部建在楼上”的党建模式,并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组织党内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包括传达中央、市委、区委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募捐献爱心、打扫周边公共绿化、捡废纸物品等公益活动;组织红色之旅;组织观摩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电影、电教片等。

二是组织各种楼宇服务项目和活动。包括建立法律援助、政策服务、劳动保障、医疗保健、特色文化、科普知识、文体娱乐等“服务进楼宇”的工作机制;以商务楼宇运动会、“百姓戏台”大型文艺汇演、中秋联谊、圣诞舞会、海派文化论坛、认养延中绿地大树、读书进楼宇等活动为载体,营造楼宇和谐文化;开展以“两新”组织企业老总为主的商务楼宇业主沙龙、“海归联谊会”、Elite(精英)之家、楼宇青联分会、“相约四季”(爱心)俱乐部等专项联谊活动。

三是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全区5个街道、1个园区党员服务中心共有党员志愿者2095人,除了每月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日”服务活动外,还组织一年一度的党员奉献月活动、“相聚蓝天下”助学活动等;并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党员志愿者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和项目化。在社会中建党,就要承载一定的社会功能。以“楼宇党建”为特色的党的基层组织以社会需求为根本,依靠自身力量搭建平台,以完善服务凝聚人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静安区“楼宇党建”取得明显的社会成效。

首先,是党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党员先锋模范形象不断体现,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增加。通过在楼宇里开展生动活泼的组织生活,党在新经济组织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所加强。通过组织楼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设立“党员示范岗”,更好地服务群众,展示了党员的模范形象。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开展法律、心理、礼仪、形象美容和党群工作等咨询活动,提供视力保护和电脑培训等服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004年来,楼宇内新建党支部26个,发展党员13名,培养积极分子49名,有216人递交入党申请书,白领青年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其次,有效支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赢得了企业的大力支持。以党建为载体,顺利将科普、环保、妇联、团组织、文明单位、统战等工作与“两新”组织衔接起来,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通过在楼宇里开展政策信息咨询,帮助企业发展创造经济增长点;通过在楼宇企业里推广“党员示范岗”和“企业家联合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旗帜效应,加强企业间交流,共享成功经验。据统计,2006年全区80幢重点商务楼宇实现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量的51.2%。2005年前后,第九城市网络有限公司面临倒闭危险,关键时刻,党支部发出倡议书,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业务骨干都主动留下,齐心协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再次,通过在楼宇里组织形式多样的团体活动,丰富了党员群众的生活。基层党组织以自愿参与和业余爱好为基础,组成户外运动、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桌球、木兰拳、太极拳、歌咏、舞蹈、摄影、科普等各类兴趣团队,统称“阳光OFFICE活动”,加强民间组织建设和民间组织的党组织建设。

1.你认为加强社会领域党建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2.结合本地实际,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学习上海、苏州等地非公经济党建的先进经验。

3.如何提高社区党建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社会领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