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

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需要。世界格局经历了深刻调整,国际形势发生了复杂变化,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我国安全环境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军队在新世纪新阶段担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拓展,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繁重而又艰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科学筹划指导军队建设、改革以及军事斗争准备,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领导指挥全军和武警部队出色完成了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切实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军事技术水平的差距、实现军队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的军事指导理论,对保证国防和军队改革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实践路径向前推进至关重要。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我们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创造了一整套中国特色建军治军的方针原则,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三大军事理论成果。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提出了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开辟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新境界。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牢固树立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导地位,自觉地用它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第一,要保证军队坚决听党指挥、绝对忠诚可靠。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军队,确保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第二,军队要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力量支撑和坚强安全保障。第三,军队要在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上取得显著成效。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努力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第四,军队要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统一和团结稳定,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集中精力抓建设、促发展。第五,军队要永远坚持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全军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使我军始终保持老红军的政治本色,确保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代一代传下去。

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大力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和军事管理创新。军事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先导性作用,军事技术创新对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起着原动力的作用,军事组织创新对提高战斗力、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军事管理创新对降低军队建设成本、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率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战斗力,要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战斗力标准来统一改革思想、制定改革措施、检验改革成效,通过改革创新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

总之,全军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倍加珍惜一代代官兵不懈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倍加珍惜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倍加珍惜当前军队建设发展的大好局面,忠心耿耿为党和人民工作,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向前进。(陈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