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支部党员大会

二、支部党员大会

(一)支部党员大会的地位及职权

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在党支部中享有最高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党员大会一般每3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由支部委员会召集,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会议议题由支部委员会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工作需要确定。党员大会的内容由支部委员会在会前通知党员。一般要有本支部半数以上的党员参加方为有效。会议决议必须经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方能有效。

党章规定,党的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2年至3年。改选换届的支部党员大会每2至3年举行一次。在党支部委员会任期内,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3个月召开一次。换届改选的支部党员大会一般不得提前或延期举行。

支部党员大会的职权是:

1.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议,制定本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

2.听取和审议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3.讨论本支部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对本单位工作实行领导的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本单位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

4.选举党支部委员会,撤销和增补党支部委员,选举和撤换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

5.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

6.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处罚和处分。

7.讨论决定其他应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问题。

(二)支部党员大会的一般程序

1.确定大会的召开时间和议题。党支部委员会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工作需要,确定支部党员大会召开的时间和主要议题。

2.向上级党委报告和发出开会通知。党支部委员会将拟召开的支部党员大会的有关内容向上级党委汇报、沟通,取得同意后,将大会的日期、地点、内容提前通知党支部全部党员,并可根据大会内容,安排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参加,让大家在思想等方面有所准备。

3.主持人报告党员出席情况,宣布开会。支部党员大会一般由党支部书记主持。首先要统计到会人数,向大会报告党员出席情况。一般内容的会议,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要超过应到会党员的半数,会议有效;选举内容的会议,到会有选举权的党员要超过应到会党员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然后由主持人宣布本次大会的内容。主持人可代表党支部委员会就本次大会所要讨论决定的问题,提出意见,作出必要的说明。

4.党员讨论,进行表决。表决之前要安排充分的时间组织党员讨论,发表意见和建议。在多数党员意见比较集中的基础上,对所要决定的问题和作出的决议进行表决。通过决议、决定通常采用举手方式表决;选举内容的会议应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表决结果的确认,应以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选举权党员的半数为有效。对于经过充分讨论仍存在严重分歧的问题,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可暂缓表决,留待下次会议再议,必要时也可报请上级党组织裁决。

5.向上级报告和材料归档。支部党员大会结束后,党支部委员会要及时向上级党委报告大会情况。需要上级审批的问题,上级批准后向党员公布。会议的记录、决议、表决结果等都要及时整理存档,以备查考。

6.贯彻支部党员大会决议。支部党员大会作出决议后,党支部委员会要制定贯彻落实的行动方案和措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于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每个党员(包括党支部委员)都必须坚决服从,不允许消极对待和进行非组织活动。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在下次会上继续提出或向上级党组织反映,但行动上不得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对因故没有参加会议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和委员负有传达任务。

(三)支部党员大会的方法

1.支部党员大会的会前准备

做好会前准备,是开好支部党员大会的重要环节之一。支部委员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好会前准备工作:

(1)支部委员会应在会前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工作需要,确定好支部党员大会的议题,议题要明确,中心要突出。

(2)支部委员会要在会前将支部党员大会的内容、目的、时间和要求等通知全体党员,以便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充分发表意见。

(3)要求全体党员(包括预备党员)都应参加支部党员大会,如个别党员因故请假,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应尽可能在会前听取这些同志对议题的意见,并把他们的意见转达给支部党员大会。

(4)根据支部党员大会的内容,有些支部大会可适当吸收一些非党员同志参加。如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党员大会,可以吸收一些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列席。

2.支部党员大会的主持

支部党员大会一般应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如果支部书记因故缺席,也可由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主持。

(1)主持者要报告本支部党员的应到数、实到数、缺席数,说明个别党员缺席的原因,宣布会议是否有效。一般要有本支部半数以上的党员参加方为有效。

(2)围绕会议的中心议题,按预定的议事程序进行。每个党员要充分发表意见,认真展开讨论。需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应提出具体的要求;对需要作出决议的议题,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

(3)要做好会议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党员出席和缺席情况,大会的中心议题,党员发言的要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支部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等。会议结束后,记录要归档保存。

3.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的形成

凡属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一般都应作出决议或决定。支部党员大会决议是按一定的组织程序逐步形成的。

(1)形成决议草案。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一般应由支部委员会先行讨论研究,并提出供支部党员大会讨论的决议或决定的初步意见和方案,以便于支部党员大会展开讨论并作出决定。

(2)展开民主讨论。在讨论议题时,要鼓励和支持党员充分发表意见,提倡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允许发表不同意见,要创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良好民主气氛,提供充足的发表意见的机会。在支部党员大会上,支部委员会认为确有必要时,可以将支部委员会在讨论某个问题时的不同意见向支部大会作介绍,供到会党员进行讨论。

(3)党员表决通过。支部党员大会通过决议,必须有支部半数以上的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参加,并经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以上的党员表决同意,方能生效。对于经过讨论还不能统一认识的问题,一般不要急于作出决议,必要时可以让大家分头进一步酝酿,下次会议再讨论表决,会后可以报告上级党组织。如果事情紧急,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作出决定。

(4)支部党员大会所作出的决定,通过的决议,按规定需要上级党组织审批的,要报上级党组织审批。上级党组织批准后,要及时向党员公布。

支部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党支部委员和党支部的每个党员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允许随意发表同决议不相符的意见。对个别因故没有到会的党员,党支部要向他们传达会议的决议。如果他们有不同意见,应允许其提出,党支部委员会如果认为他们的意见正确或基本正确,可以提请下一次支部党员大会再议,或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如果认为意见不正确或不可取,应向本人解释清楚。

(四)开好支部党员大会应注意的问题

1.按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按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生活正常化的标志。在特殊情况下,如遇到某些突发性事件或自然灾害需要党支部全力以赴去处理;任期届满时正好需要集中一段时间完成某项紧迫任务;发现党的组织有严重问题需要进行整顿;由于党员外出较多达不到规定的开会人数等等,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换届改选的支部党员大会延长期限最多不能超过1年。如确有特殊情况需继续延期的,要报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对于超过上级批准的延长期限仍不改选换届的党支部委员会,上级党组织可视其情况,作出通报批评、责令限期开会、停止部分职权、改组或解散、追究有关领导者责任的决定。

2.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一是党支部委员会要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使党员有机会对支部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二是选举、表决要充分体现党员的意志,严格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办事;三是重大问题要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使党员参与本支部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四是正确处理支部党员大会和党支部委员会的关系,党支部委员会要接受支部党员大会的领导和监督,不得把党支部委员会置于支部党员大会之上。

3.严格按大会程序办事,做好大会决议的贯彻落实。支部党员大会的程序是根据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将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及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具体化,经过多年实践而总结、完善后确定下来的,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和法规性,是开好支部党员大会的重要保证。任何把大会程序看成是烦琐形式,随意取消、颠倒的做法,都会使民主集中制受到损害。对于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党支部委员会必须认真组织好贯彻落实问题,任何党员无权修改、否定。如果发现支部党员大会决议有不符合上级指示的地方,党支部委员会可以请求上级党组织裁决或重新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