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不可能什么事都讲道理,不可能什么事都搞得一清二白、清清楚楚。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的确,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但是不和睦的家庭充满斗争。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曾说过:“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不愿用几大船家具组织一个索然无味的家庭。”
家庭容易出现的十大缺点是:冷漠无情、暴力冲突、争吵不息、夫妻不和、父母不慈、子女不孝、兄妹不睦、邻里相犯、猜疑嫉妒、钻牛角尖。
家庭的十大关键问题是:暴力、冷漠、怀疑、仇恨、嫉妒、不忠、不孝、不慈、不和、较真。
家庭内的斗争是从夫妻开始的,夫妻的斗争是从新婚开始的,如果新婚之前认识,那就是从谈恋爱时开始的。恋爱或婚姻之初就开始了这样的游戏:谁主动,谁被动;谁等谁,谁谦让;谁要强,谁妥协;谁要掌握财权,谁来决策。任何恋爱和婚姻,不管是过去包办的,还是现在自由恋爱的,抑或是别人介绍的;无论是有爱情,还是无爱情,所有的恋爱和婚姻都经历过这样的矛盾冲突性游戏,不一样的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
这种矛盾冲突性的游戏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出于人的本能,是两个人在合二而一的过程中,思想、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性格、情绪、态度、感情、言行等方面的碰撞磨合。
恋爱和婚姻之初的矛盾冲突,或不可调和不欢而散,或时冷时热将就着结为夫妻,或经过矛盾冲突后达到了新的和谐而幸福地步入婚姻殿堂。不幸的婚姻是矛盾冲突走向不可调和,而幸福的婚姻是经过矛盾冲突洗礼之后,走向新的更高层次的协调融合。不幸的婚姻使矛盾冲突加剧、爆发,幸福的婚姻使矛盾冲突化解、消融。
家庭是人最初的、原始的巢穴,是人生的起点,是人最后的、最终的归宿。家庭充满着爱,充满着谦让、体谅、理解、体贴、关心、温暖,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所有人类最美好的感情都体现在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细胞里。家庭是人的烙印,是人的胎记,无论走到何方都带着家庭的气息,都带着家庭的痕迹。家庭是一切斗争的最初的舞台,在亲人之间,偏见、嫉妒、怀疑、冷漠、仇恨、残暴,几乎所有人性的弱点都能在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元里找到标本。家庭是和谐的、温暖的,同时也是斗争的、冷漠的。家庭在任何时候都充满着对权力和利益的争夺,这是亘古不变的。不是每个家庭都如此,但很多家庭都如此。
在封建社会是父子争夺对财产的控制权,在现代社会是夫妻争夺对财产的控制权,而在男主人或女主人去世的家庭,极易上演家人对遗产的争夺。此外,普遍的、常见的还有夫妻争夺对孩子的教育权、扶养权。《红楼梦》里的探春为着处理一件事曾说道:“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却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黛玉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家庭变迁是社会变迁最深刻的烙印,封建社会的典型家庭是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封建社会是集权社会,几世同堂的家庭也是集权家庭,决策权只掌握在一个人手里。现代社会的典型家庭是双亲家庭,即夫妻加孩子的家庭。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家庭也是民主家庭,决策权来自于家庭人员的协商。在中国的大城市,家庭正由传统的双亲家庭,逐步转变为以双亲家庭为主、单亲家庭和丁克家庭为辅的多元家庭。
家庭结构不同,矛盾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封建大家庭里,矛盾错综复杂,既有上下辈之间的矛盾,也有同辈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既有婆媳之间的矛盾,也是妯娌之间的矛盾。在双亲家庭里,矛盾则相对简单,只有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两对矛盾。在单亲家庭或丁克家庭,只有父子(父女、母子、母女)或夫妻之间一对矛盾。
夫妻之间的矛盾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是现代社会家庭矛盾的核心。夫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争夺家庭的决策权,包括财权、对孩子的教育权、扶养权等。这种矛盾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或一方采取妥协、退让的方式得到解决,也有协商、退让、妥协不能解决的,最后只能以家庭解体的极端方式来解决。
妻子在家庭地位的提高和丈夫在家庭地位的下降形成了矛盾。现代社会,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收入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强,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这一切使男性在家庭处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受到了挑战,男性在家庭中天然的决策者角色正在褪色。男女双方都有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男女双方都有一个对对方角色的变化如何适应的问题。这是现代社会家庭矛盾的根源所在。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未成年子女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法律意识都越来越强,孩子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这一切使得子女听从父母的传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而父母一时还不适应这种挑战带来的角色转变,这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一切矛盾的根源。无论是单亲家庭还是双亲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都有加剧而不是减少的倾向。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矛盾的形式、方面虽然减少了,但冲突的程度丝毫没有减少,反而有加剧的倾向。猜疑、不信任、缺少沟通、性格不合、婚外情、不妥协、不退让是所有夫妻之间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现代社会中,夫妻双方尤以不妥协、不退让表现为烈。一方面,妻子在家庭地位越来越高,话语权、决策权越来越大,甚至成为家庭的主角,而丈夫不甘心在家庭地位的下降,不愿放弃在家庭的主角角色,于是双方形成了冲突。由于角色定位的作用,双方都不愿意妥协、退让,冲突走向无可调和,最后只能以夫妻关系的破裂而告终。
婚外情是现代社会夫妻之间矛盾冲突的一大主因。现代社会是一个感情泛滥的社会,社会交往的深度在延伸、范围在扩大、频率在提高,交往的方式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而越来越便捷,这一切都对男欢女爱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催化剂的作用。婚外情已成社会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都有婚外情泛滥的倾向。爱情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婚外情必然使夫妻双方产生对抗、对立,当矛盾不能化解,对抗、对立就必然导致夫妻关系解体。
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人之初:父母要求孩子听命于自己,而孩子总是反抗父母的这种那种命令;父母对子女的命令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子女对父母的反抗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父母与孩子之间这种矛盾冲突是永恒的、普遍的。在文化修养低的家庭如此,在文化修养高的家庭也是如此,只不过在不同的家庭轻重不同而已,在不同的时期轻重不同而已。
人在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与父母抗争、对立。所有人的成长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反叛时期,所不同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一旦进入成年,与父母的感情冲突立刻烟消云散,迅速地转入了和平、和谐期,这是一个普遍规律。那些终身与父母对抗乃至势不两立的人也有,但毕竟少之又少。
家庭亲人之间宜沟通、宜体谅,一旦斗心眼、不沟通,必然会产生矛盾。宝玉和黛玉既是表兄妹关系,又从小耳鬓厮磨,饮食起居都在一个大家庭里,两人心情相投,只是都不好说出来,每每或喜或怒,或变着法儿试探对方,如此一来,常有口角之争。宝玉心想:“别人不知我的心,还有可恕,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为我烦恼,反来以这话奚落堵我。可见我心里一时一刻白有你,你竟心里没我。”黛玉心里则想:“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我便时常提起这‘金玉’,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本是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黛玉多疑、多心,又多伤感,身体渐渐地消瘦下去,竟至沉疴而亡。
欺软怕硬是人性的一大弱点,而家庭则是上演这种弱点的一大舞台。《红楼梦》里薛蟠娶了一个妻子叫夏金桂,这夏金桂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盗跖性气,但初到薛家不敢造次。那薛蟠也是一个气质刚硬、举止骄奢之人,但因是新婚、新人、新事,凡事未免让些。那夏金桂见如此这般,便试着一步紧似一步与薛蟠斗法。一月之中,二人气概相平,至两个月之后,薛蟠的气概便渐次低矮了下去,薛蟠说到底还是一个有酒胆无饭力的人。夏金桂见婆婆也是一个善良之人,便越发在薛蟠和婆婆面前逞起强来。她又想试着和薛宝钗斗法,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每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其志,金桂知其不可犯,每欲寻隙,又无隙可乘,只得曲意俯就。
嫌贫爱富是人性最普遍的一个弱点,在有的人身上可以恶劣到不认亲人、反辱亲人的程度。晋王李存勖的三夫人刘女士的父亲以算卦医病为生,自称刘山人。刘女士幼年时被晋军将领抢走送进王宫。刘山人听说女儿已享受荣华富贵,亲到行宫求见。晋王叫人指认说他就是刘女士的父亲,刘女士正跟其他大小老婆争宠,互相夸耀自己的出身门第,遂恼羞成怒不认刘山人,致使刘山人被一顿鞭打赶出宫门。苟富贵,勿相忘,黄石公说:贵而忘贱者不久。
嫌穷爱富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演义里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朱买臣休妻了。当朱买臣当上太守荣归故里时,面对此前弃他而去的前妻提出破镜重圆的要求时,朱买臣命人将一盆清水泼到地上,与其前妻说,她若能收起便可重归于好,于是那个妇人只好羞愧而去,只留下一个覆水难收的成语在告诫着世人。
人类最残暴、最卑劣的行径往往是在对付亲人的斗争中产生的。古往今来,父母与子女相残的事屡见不鲜,因情、因权、因财、因利而生恨,恨则相害。朱全忠毁灭大唐当上了后梁皇帝,他的三子朱友珪对老爹占有他的妻子和鞭打他愤愤不平,担心有一天自己被杀,于是在912年6月2日深夜潜入皇宫,直奔朱全忠的寝殿,令他的仆夫用刀子把老爹杀死。
亲人的恶行一旦在家庭蔓延,不管是为父的、为母的、为夫的、为妻的、为子的、为女的、为媳的、为婿的,他(她)对家庭及亲人的危害性一点也不亚于凶恶的敌人,甚至比敌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必须把他(她)的行为遏制、扼杀在摇篮中。绝不能怂恿亲人的恶劣行径,特别在家庭内的恶劣行径。一家之主对家人的严厉是一剂苦口良药,辅之以智慧的、因材施教的管教方法,则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处理家庭关系的秘诀为: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不可能什么事都讲道理,不可能什么事都搞得一清二白、清清楚楚。一家人朝夕相处,性格、爱好、观点、行为总在摩擦、碰撞,偶尔或时常会碰出矛盾的火花,如果非要你高我低、你胜我败,那结局只能是家破人亡。家庭的事必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比自己半醒半醉,看得明白不要看得太透,想得明白不要想得太透。太清醒,有生活没感觉;醉倒了,有生活没意义;一半清醒一半醉,生活既有感觉又有意义,是最好的状态,最好的境界。
解决家庭斗争的秘诀在于:矛盾冲突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好比皮筋,扎头发时要扯一扯,扯大了就会断。好比弹簧,没有弹性不好坐,坐的力量大了,弹簧就会折。家庭矛盾一旦激化,轻则伤害亲人之间的感情,重则危及亲人的生命。
对待忤逆的孩子,父母要严格、严厉,在露出苗头,特别是在七八岁、十三四时、十六七岁这三个阶段最为关键,一定要严格教育,规范言行,防止走上歧路。
对待温顺的孩子,父母要宽多严少,鼓励孩子放胆争斗。
对待恶夫恶妻,应及早了断婚姻关系,另觅他枝。应依法解决矛盾纷争,不应使用暴力,走上犯罪道路更是愚蠢的行为。
对待恶父恶母,应做到仁至义尽,尽到子女应尽的尊敬、孝顺、赡养的义务,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受其不良影响和干扰。
对待父母要爱戴、尊敬、孝顺,无论你的父母是贫贱还是富贵,是愚钝还是聪明,是恩慈还是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