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太有名了,只要是回顾我军历史,反映毛泽东生平的地方,都不会漏掉这张照片。
历史照片总要加注说明的。这张照片的说明,分析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合办的网上毛泽东纪念馆,这张照片下是这样写的:
1937年5月,毛泽东同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部分同志合影。
在解放军画报的官方网站上,是这样写的:
参加秋收起义部分同志1937年在延安的合影。前排左起:赖传珠、张宗逊、孙开楚、赖毅、谭冠三;后排左起:杨立三、陈伯钧、毛泽东、龙开富、周昆、谭希林、罗荣桓、谭政、刘型、杨梅生、胡友才及参加井冈山斗争的贺子珍。
这是比较通行的说法,我有好几本毛的画册,权威出版社所编,也都是这样写的。按这个说法,除了贺子珍,照片中其他人应该都参加了秋收起义。
陈伯钧的日记中写的是“到毛主席住地,与参加秋收暴动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尚留下的部分同志合影”。陈把贺子珍的情况忽略了。
赖传珠的日记中是这样写的:“去照相,原三十一团18个干部。”赖不会写成秋收起义的幸存者合影,因为他本人就不是。赖传珠在赣南起义失败后,为寻找革命队伍,几经周折。好不容易上了井冈山,毛泽东已领红军下山了,他又一路追到桂东沙田,才找到队伍,此时离朱毛会师已不远了。但赖的写法当然也有问题,相片中确实有18个干部,但显然不都是31团的,毛和贺就不是。
其实照片中,还有一人没有参加秋收起义,也不在31团,这就是龙开富,毛的警卫。他是一打茶陵时参加红军的。一打茶陵已经是三湾改编之后了,是宛希先带的队。部队连战失利之后,不敢久留,只在城里呆了几个小时就走了,谭震林听到消息马上出来找,也没见到队伍的影子。龙开富由于是农运骨干,在马日事变后被追杀,到处找队伍,一看到镰刀斧头旗,就加入了进去。
其实,对这张照片的正确说明,就在照片之上,七十年前,毛泽东已经清楚地写好了:一九二七年秋收暴动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至今尚存之人约数十人,此为一部分。第一师秋收暴动成立,朱毛会师成立红四军时撤销。照片上的人,都是这个第一师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