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自述(1)

我于一八八六年生在四川省仪陇县的马鞍庄。我家是穷苦佃农。为了一家二十口人的生活,我们租种了二十亩地。我六岁时,进了一个姓丁的地主办的私塾。为了上他这个学,他要我交学费,还待我特别坏,就好像他是在办慈善事业似的。我食宿都在家里,每天要走三里地去上学。放学后,我还要干各种各样的活儿,例如挑水放牛这类的事。我在这所学校里学了三年。

后来,这个大家庭在地主的压迫下没法活下去了,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我们分了家。我过继给一个伯父,就跟着他到大湾去住了。我亲生的父亲对我很不好,可是这位伯父却像疼亲儿子那样疼爱我,送我去上学,学了六七年的古文。我是我们家惟一受过教育的,为了要上学,我只好一面读书,一面干各种活儿。

我在一九○五年考过科举,一九○六年到了顺庆①县,在一个高等小学里读了六个月书,接着又在一所中学里读了六个月。一九○七年我到成都的一所体育学校里学习了一年,然后回到家乡仪陇县,在县立高小教体育。一九○九年,我到云南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时我才离开那里。我那时的志愿一直想当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可能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要求很严格,所以我能被录取,感到很高兴。

我一向崇拜现代科学,觉得中国需要产业革命。我小的时候,听到织布的以及其他走街串巷的手艺人讲太平天国的故事,给了我很大影响,那些人在当时是新闻的传播者。由于有了革命的想法,一九○九年我进入讲武堂不到几个星期,就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党——同盟会。

一九一一年,我当时是个连长,跟随有名的云南督军蔡锷率领的滇军,参加了推翻清朝的革命。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十月十日在武昌开始的,二十天以后云南也举行了起义。同年,我被派往四川和清朝的总督赵尔丰作战。我们打败了赵尔丰,第二年的四五月间回到了云南。一九一二年下半年,我被任命为云南讲武堂的学生队长,在那里我教授战术、野战术、射击和步枪演习。

一九一三年,在蔡锷部队中我被任命为营长,在法属印度###边界驻扎了两年。一九一五年,我升为团长,被派往四川去和袁世凯的部队作战。打了六个月的仗,我们胜利了。随后我升了旅长,部队驻扎在四川南部长江边上的叙府和沪州。我的部队是第七师的精锐部队第十三混成旅(后改为第七混成旅),在当时是有些声望的。可是我们遭受了重大损失,作战中半个多旅被消灭了。我在这一带驻扎了五年,不断地跟听命于北京段棋瑞政府的卖国旧式军队作战。

一九二○年年底,我回到云南府和反动派唐继尧作战,这时蔡锷已经死了。蔡锷是南方最进步的共和派青年领袖之一,他对我有很大影响。是他第一个举起反叛的旗帜,反对一九一五年袁世凯称帝,保卫共和国的。

一九二一年九至十月,我当上了云南省警察厅厅长。那时,唐继尧卷土重来,他追了我二十天,我还是带了一连士兵逃了出来。另一个同伴也带了一连人和我一起逃走,但他被唐继尧捉住,受刑致死。我带领一连逃难的士兵到了西康,所走的路线正是后来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的路线。我们渡过金沙江,到打箭炉附近的雅州,在会理州停了一下,然后进入四川。我先到嘉定,然后去重庆,受到督军刘湘和重庆警备司令杨森的接待。一九二二年六月还和他们一道看了龙船会,这两个军阀后来当然受到过红军的进攻。但是在当时,刘湘并没有悬赏要我的人头,却急于要给我一个师长的位置,我谢绝了,因为我已决定给自己找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去找共产党。刘湘所以对我为他效劳感兴趣,是因为我的特殊战术已经出名,令人害怕。我这一套对付专制军队很有成效的战术,主要是驻在印度###边界时,跟蛮子部落和土匪作战的经验中学到的机动游击战术。我和军队逃兵纠合组织的流窜匪帮打过硬仗,从中学到的经验,特别有价值。当然,我把这种游击经验同从书本和学校里得到的知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