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六十五年辩是非》(2)

接着,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了议员谢觉哉提出的《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草案,毛泽东在会上讲了话,接着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制定了自己的《保障人权条例》。

这个时候,朱德总司令和中共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均已奉调回延安,彭德怀先是兼任、后正式担任北方局书记。这样,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的重任,都落在彭德怀的身上,正是在这个背景下,1942年12月18日,彭德怀在太行区军队营级以上、地方党县级以上干部会上做了一次报告,就如何坚持和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谈了七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是“1943年要贯彻民主政治的精神与实质的教育”谈了几点:

第一点说,“战后中国人民的政治动向和要求,毫无疑义是和平建国与民主自由”,“战后谁个要喊‘老子要内战’或‘老子要独裁’,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和唾弃。”“今天中国的民主,是要求国内阶级平等,要求一切被压迫阶级取得他自己主人翁应得的权利。”彭德怀在讲话中批评少数指挥员把勤务员看作仆从……就是不民主的等级观念”等等。

第二点说,“我们在敌后推行“三三制”指根据地的民意、政权机构中,共产党占三分之一,进步群众占三分之一,中间人士占三分之一是阶级平等的民主政治的实质”。说“今天我们党内还有不少同志缺乏真正的民主精神,还存在或多或少的封建等级观念、家长制、宗派主义等,没有民主生活的习惯,不善于与党外人士合作。对于毛泽东同志在陕某宁边区参议会上的演讲视若无睹……”提出要“在根据地建设民主政治作为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雏形”。

第三点说,“我们决心在党内和政府中推行民主教育,把推行民主教育与党内整顿三风密切联系起来。”“不要把这件事看得太容易了,因为中国人民素来没有民主习惯……。”

接着彭德怀要求,各战略区主要负责干部应该利用多种集会,讲解什么是民主,为什么要民主。把民主运用到广大群众中去。创造模范的民主政治生活的根据地,坚持敌后斗争到最后胜利。”

彭德怀报告后,《新华日报》华北版于1943年3月19日发表了其中关于民主教育的内容。文稿由总部秘书韩进根据彭德怀的报告,又按彭德怀的要求“增加点理论性”拟成。文章全文如下:

彭德怀谈民主教育

(《新华日报》华北版1943年3月19日)

本报专访:十八集团军彭副总司令,前在中共太行分局某次会议上发展演说,对文化教育问题中关于民主教育有所论列。记者以民主教育问题,为目前各地教育界最关心问题之一,因此晋谒彭副总司令,叩询该项演说内容,当蒙接见,并对民主教育问题发表如下意见:

文化教育主要的是民主教育,在今天中国说来就是反对封建的教育,就是反对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封建习惯的教育,就是一切抗日人民及劳苦大众,从封建重压之下解放出来的教育,同时,在今天中国说来,又是抗日教育的一部分,目前敌人正在用一切力量维持中国残余的封建势力,作为它统治殖民地的工具,因之我们进行民主教育也就是为了抗日,为了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一切奴化教育阴谋的。所以我们今天提倡民主教育乃是有着深刻的抗日与反封建的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