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查有实据,甘处死刑无怨!(2)

毛泽东在会上给所谓中国的右倾机会主义改了个名字,叫做中国的修正主义。从此彭德怀又有了一个新头衔--“修正主义分子”。

十中全会上,彭德怀、邓子恢、习仲勋3人的冤情被定为当前“阶级斗争”的3个事件。全会成立了两个中央专案委员会,对彭、习2人进行全面审查。

十中全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新转折,把从反“右派”、反“右倾”、“四清”到“文化大革命”串在一根几乎把共和国大厦焚毁的火药线上。

专案审查采取“背靠背”的方法,即不与被审查者本人见面的秘密审查。

审查却是彭德怀期望的,也是他曾经要求的。

在递交《八万言书》之后,十中全会以前,8月22日,彭德怀曾因等候了两个月没有得到中央的回音,再次给毛泽东主席并中央写信。信中说:

“我阅读了今年1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文件以后,于6月16日写了一封信给主席和中央,想蒙审阅。我写那封信的目的,只是为了想把对我所犯错误的性质弄清楚,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企图。”

彭德怀检讨说:“我在中国长期(革命)斗争中是犯过一些错误的”,“但是,我诚恳地再次向党申明,我在党内没有小集团,没有企图篡党的丑恶野心,也没有同任何外国人在中国搞复辟活动。”

彭德怀在信中起誓:“请求主席和中央组织专案组审查,处理我这一莫须有的罪名,如查有确实证据,愿受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制裁,哪怕是处以死刑和开除党籍,都是不会怨恨的。”“只要把这一问题弄清楚,以后,我就不会再来打扰主席和中央其他同志了。我带着苦闷和沉重的心情,再次请求对我所犯的错误进行全面的审查,作出正确的处理。泣伏呈辞。恳希鉴察。”

在十中全会召开前两天,即9月22日,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的审查委员会即已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对彭德怀的审查开列了如下五个问题:一、历史上的问题;二、篡党篡军问题;三、里通外国问题;四、资产阶级军事路线问题;五、大国主义问题。主要是所谓“里通外国”和“小集团”问题。

与彭德怀希望洗雪其莫须有的罪名相反,从专案人员的笔记中可看到,审查的目的正是要论证其“罪名”。笔记上记载的第一次专案人员会议精神:“彭德怀向中央写了两封信,非常恶毒,把《决议》和自己的三次检讨全部推翻,是新的进攻,很猖狂。这个进攻不打退,党内过去有些反党分子尤其是他的反党集团成员谭政、甘泗淇也露了头。”

专案组成立后,彭德怀“旧账”升级,“新账”再添,连1961年的返乡调查也成了反党活动。1964年专案组成员去到湘潭又进行了一次详细调查,凡与彭德怀有较多接触的干部、群众,凡在彭家围子与彭德怀有较多谈话的可查的来访者,都被一一查问。对66个被查问者做了“取证”。最后向中央作了《关于彭德怀同志1961年回湘潭情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