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查有实据,甘处死刑无怨!
对于彭德怀的长信,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未予答复。
9月,彭德怀得到中央的一份通知,不要他出席即将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和10月1日的建国13周年活动。从1959年9月军委扩大会议以后,他就不再去参加中央的会议和各种活动了。以前是中央通知他,他不去,他确实难以背负着那么多罪名和屈辱去开会。但现在是中央知道他不会去,而又正式通知他不要去,这自然是大有不同的。接到通知后,他只淡淡地对妻子说了一句:“早该如此。”仍然每天辛勤劳动,用心读书、读报。
9月24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在这以前,中共中央先在北戴河,后在北京开了近两个月的工作会议,为召开八届十中全会作准备。北戴河会议的议题是农业、财贸、城市问题等。但毛泽东的讲话中心却是要大家考虑:“社会主义国家究竟还存不存在阶级?现在形势是不是一片黑暗?究竟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到八届十中全会开幕时,毛泽东再次作“阶级、形势、矛盾”的讲话,提出了他的答案,即著名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我们从现在起就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开大会讲,开党代会讲,开全会讲,开一次会就讲。”
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在国内出现了三股风:
1七千人大会中,主持财经工作的陈云主张充分估计和认真对待困难,确定“争取快,准备慢”的发展方针。会后,各地也重视调查3年来各方面的问题。毛泽东认为这是把形势说成“一片黑暗”,称之为“黑暗风”。
2刘少奇主张农业上的政策要退够。一些地区由于生产力破坏严重,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度过严重灾荒,实行了包产到户,极个别地方出现分田单干。毛泽东认为有人“既然认为一片黑暗”,就是说社会主义不行,故而闹“单干”,称之为“单干风”。
3七千人大会后,由总书记邓小平主持,为“反右倾”中受错误批判的党员干部进行甄别平反的工作。邓小平提出了一个“一揽子解决”的办法,即过去搞错了的、基本搞错了的,统统摘去帽子。短短三四个月,几年来被错批判、错处理的人,绝大多数获得平反,尚未平反的也敢于提出申诉,这引起毛泽东的不快。彭德怀的长信,被毛泽东认为是搞翻案,不时说:“近来刮平反之风不对啊!”“1959年反右倾不能一风吹呵!”称之为“翻案风”。
8月5日,毛泽东在武汉同华东、中南两大区负责人谈话时,直接点到彭德怀,说:“我对彭德怀这个人比较清楚,不能给彭德怀平反。”
毛泽东敲起“阶级斗争”警钟,就是要“顶”这“三股风”。
十中全会上,除批判所谓彭德怀反党集团的“新的进攻”,还添了两个冤案:一是批判中央主管农业工作的邓子恢。邓子恢根据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教训,主张在农村建立严格的生产责任制,实行生产队包产,生产小组包工,田间管理包到户;对一些特殊的技术活,可实行联系产量超产奖励的个人责任制。他的意见得到许多领导干部的赞同。结果,在十中全会上,邓子恢被当作刮“单干风”的代表人物。二是“揭发”所谓“高岗余孽”习仲勋“利用小说《刘志丹》进行反党活动”。实际是:原陕北根据地的著名开创人之一、早已牺牲的刘志丹的弟媳李建彤写了一本传记小说《刘志丹》,记述刘和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开创时期干部、战士(其中有高岗)的英雄事迹。这本书被说成是“利用小说反党”,而对该小说提过修改意见的陕甘宁边区的老干部习仲勋等则被指斥为“替高岗翻案”、“以陕甘宁根据地与中央苏区分庭抗礼”、“为篡党篡国制造政治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