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们又问:“1959年的高产田究竟是怎么回事?”彭德怀说:“报上登的数字从八百斤到一千斤到两千斤、三千斤,到几万斤,起初我还有点相信,后来就有点怀疑,数字越大我就越不信。湖北麻城那个地方放了几万斤的‘卫星’,我根本不信,实际那是把附近几百亩田的稻子搬到一块地里,压紧了,再放个孩子在上面拍照。”谈过这件事没几天,教师们在黄泥坪收秋白薯,彭德怀从地边走过,教师们对他喊:“彭元帅到这里来看看我们的红薯,我们这里不放孩子。”彭德怀笑了起来,走过去看了一番。
接连十几天,彭德怀的心思都放在来访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反映的情况上。这天清早,一个凫鸭子老倌的来访却拨动了他的另一根心弦。老倌子走后,他回望乌石峰,凋零的树木,孤耸的易华祠。彭德怀想起当年守祠阿公给他讲的关于易华的传说:易华被官府诱杀后,乡人连夜把他的尸首盗出,他头飞珍珠寨,身飞乌石峰,就成了保佑四方乡民的神。这动人的传说曾深深感动过他幼小的心灵。60年岁月流逝,从立志学易华打富济贫的童年梦开始,他找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从崇敬易华的保境安民开始,他成了新中国的保卫者--国防部长。现在他犯了错误,他犯了什么错误呢?他自嘲“放毒”,他究竟放过什么毒呢?凫鸭老倌辛苦又自在的生活忽然吸引了他,他也想回乡来“养凫鸭子生蛋”。他果真把这个念头和乌石大队支部书记颜瑞林商量,要请大队帮工盖几间屋。其实他仍然壮心未已,说:“给我个大队或者生产队,3年保证搞好,我可以立军令状。”
他回望乌石峰上小小的易华祠,石祠只剩下一个空壳,易华塑像早已拆毁了。没有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至多也只是个易参政罢了,那个童年的梦怎能和今天的伟大事业相比呢?他遗憾的是,两年来“左”的错误造成了不应有的灾难。在参加乌石公社的干部会时,他批评乌石大队的支部书记,说:“1958年我给大队写了3封信,提了3条意见:一不要拆房,二不要砍树,三不要打人。你们听不进去。回来一看,把山里砍得光光的,房子拆了很多,干部作风很不好……”说到痛切处,他又深为内疚:“解放十多年了,群众还是这样吃不饱饭,这是我们党的工作没有做好,有错误,对不起大家……”
这些话,以后自然是列入了他的“反党言论”之中。而这,正是一个真诚的共产党人的胸怀,是一个勇敢的农民儿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