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来电约见 何故又相对默然
彭德怀在吴家花园生活的第13天,10月13日的上午,毛泽东打来电话,约彭德怀去中南海一晤。两个月前,在庐山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一面说彭德怀和他历来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为此,彭德怀和他争得面红耳赤;另一面,毛泽东又向彭德怀说:“30年,难道就这样分手了吗?”彭德怀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要和毛泽东分手,“大哥——老师——领袖”,这是在1944年延安整风中,他总结的自己看待毛泽东的著名三部曲,是发自内心的。但他对毛泽东也并非没有意见。在大家都体会着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正确的时候,他在体会之余又加上一问:“999%的正确,难道就没有01%的错误吗?”他对毛泽东太熟悉,他一直坚持着反对个人崇拜,他太倔强、太求真,他始终拒绝把毛泽东的意见当成需要绝对服从的旨谕。在战争年代,毛泽东不止一次根据他的意见修改过自己的方针、战术、指示。毛泽东在他的心目中是伟大的、英明的但仍然是人,不是神。
现在他从毛泽东的话中痛心地发现,毛泽东竟然想到要和他分手的问题,他倔强地回答:“分手不分手那是你的问题!”
毛泽东的电话使彭德怀重新燃起希望,毛泽东还能排除意气,和他心平气和地谈谈,是毛泽东并不存心和他分手啊!他马上命车出发,连早饭也顾不得吃。
汽车直驶入中南海颐年堂毛泽东住地,彭德怀快步进入室内,发现是一个严肃的场面,除毛泽东外,还有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毅、彭真、李富春、谭震林、杨尚昆诸人在座,原来是以中央的名义找彭德怀谈话。
刚在庐山会议和军委扩大会议剑拔弩张地斗争以后,谁也不知道该不该对彭德怀笑脸相迎。彭德怀向在座的人一一注目致意,然后在侧面的一张沙发上默默落座。
毛泽东态度从容地开腔,对彭德怀说:“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你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问题。中央同意你9月9日的来信。读几年书极好,每年有一段时间到工厂和农村去参观和调查研究也是很好的。你年纪大了,就不要去人民公社劳动了。
彭德怀仔细听着,答:“同意主席的话。”
毛泽东问:“准备怎么学习?”
彭德怀答:“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吴家花园离党校近,希望在党校参加学习。准备学4年。”
毛泽东表示同意。转头让彭真、杨尚昆二人负责安排。又说:“不要那么长时间,两年就够了。”彭德怀答:“同意。”
毛泽东没有说下去,注视彭德怀,似在等待什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毛泽东常常引用这句古语。从庐山会议以来,批彭这根弦绷得够紧了,在座的人看出来,毛泽东是在等待彭德怀认错。只要“病人”愿意就“医”,毛泽东“救”人的处方是十分灵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