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的时刻,还是有几件东西深深牵系着他的感情:一枚中央苏区颁发的红星奖章,8块从红军时期分给他的伙食尾子中积攒下来、保存至今的银元,一支佩戴多年的左轮手枪,还有一包历史材料,这4件东西一直被他珍藏在小保险柜内。他打开小柜,取出它们,一一检视,最后留下了小手枪和那包材料--里面是他在战争时期写的讲义、战斗总结,作为他毕生征战的纪念。
195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成立10周年。游行队伍浩浩荡荡,欢声雷动,一排排醒目的标语,一队队表现伟大成就的彩车,在震天的口号和鼓乐声中缓缓驶过天安门城楼前。城楼上,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微笑着,频频向从东向西涌流的人群挥手致意。毛泽东魁伟的身影转向哪个方位,人群中就爆发出更热烈的“万岁”呼声。尽管大跃进造成巨大损失,十年的成就还是空前的、伟大的、足以骄人的。
天安门检阅台上人才济济,肃立在指挥车上向受检部队举手还礼的是新任国防部长--另一位元帅林彪。人们很少注意到今年少了彭德怀。即使注意到的人,对于在当时群星灿烂的政治舞台上殒落了一个彭德怀,也并未意识到对国家民族的前途会有多么重大的影响。而导致彭德怀“殒落”的庐山风云,却悄然掀起了共产党内未来惨烈的“阶级斗争”历史帷幕的一角。
离开中南海前,彭德怀曾接到“十•一”登天安门城楼的通知,此时他还保留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他向秘书摆摆手,表示他不准备去。在这种情况下,他和毛泽东等许多人怎么见面呢?
吴家花园彭德怀的住室。彭德怀住在这里的六年中,访贫问苦,调查研究,谁家办喜事他去祝贺,谁家有困难他去安慰周济,谁家有病人他去探视。他拿出自己的薪金给村里安电灯,接自来水管,给孩子们买文具等。他时刻关心着群众,村里的人们都非常敬重他、喜爱他。10月1日一整天,彭德怀都在整理安顿他的书籍、文件。晚上,他和妻子一起漫步到吴家花园南门外,站在木椅上向东南方向眺望。天际闪跃出一朵朵礼花,那是天安门的焰火,彭德怀不时指点着。他的心情很平静,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衷心为建国10周年高兴。
国庆节刚过,彭德怀就在吴家花园内翻土、挖塘、平沟。
吴家花园据说是吴三桂修建的一处园林。吴三桂原是明末崇祯时期驻守山海关的总兵,后降清,被清王朝封为平西王,以后他又举兵反清,为康熙帝所削。沧桑300年,这座园林究竟始筑于何时已无可考,近年据文物部门考证,清道光年间为寿恩公主府承泽园的一部分,光绪时又成为光绪之弟载沣的府第。辛亥革命后转入国民政府总统府秘书长吴鼎昌之手。解放后,则做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专家招待所。这“吴家”二字当是指吴鼎昌而言了。
吴家花园,据传说为三百多年前吴三桂的住宅,虽有亭台,但大都残破,号称“花园”,也早已荒芜。彭德怀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它的面貌,地开出来了,树种上了。图为彭德怀最小的侄女彭钢在吴家花园。此照为彭德怀所拍摄。吴家花园的中心是一座京式庭院,回廊四合,南北东西14间屋子,6座角亭,自成园中之院。正室门外,廊柱上悬着一副木刻对联:“云山自绘天然景,月下闲观物外春”。门上匾额题为“怀馨堂”。题的是哪一代园主的心情,已不得而知。院外园内有小桥流水、假山亭阁和一些副宅,占地约5亩,绕以乱石镶砌的围墙,是一个既不华丽也不寒陋,颇为幽雅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