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2)

少年名叫贾士宏,从辽县城逃出来的。他的父母逃荒去了。大爷饿死了,他自己饿坏了,没有家了。逃出来,四处流浪。

彭德怀把少年收留在总部纺纱厂,给他送去两块干馍馍,一件白布褂,那是彭德怀自己省下来的。

在无数次强敌进攻前镇定自如的彭大将军,在群众的饥饿前忧心如焚。

一个念头在他的心头萌动了多日--由部队节省一部分粮食来救济嗷嗷待哺的饥民。但这个问题关系重大,他还在斟酌,未下决心。

彭德怀爱引用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战斗力系于胃”。八路军的供给本来就只保持最低需要,要节粮,战士饿着肚子怎么打仗?战斗力的削弱,意味着根据地人民要遭受敌人更大的蹂躏。

早在1939年的2月,彭德怀就曾有过这样一次难于下决心的时候。这一月,八路军只能给每个指战员发5角钱的鞋袜费,连津贴也说不上了。彭德怀十分不安,说:“我们的战士太苦了!”他和朱德、左权几次盘算,千方百计想在3月份给每人增加5角钱的零用,仍然无法落实。到月末,彭德怀转侧通宵,第二天早上懊恼地对总部秘书左漠野说:“各种办法都想了,还是办不成咯。”

这一次,他把精于计算的后勤部长杨立三找来一起研究。杨立三报告,机关和部队垦荒生产成绩很乐观,可以自给两个月的粮食,太岳太行两区以6万人计,可得540余万斤粮,约莫能给农民每人减轻3斤公粮的负担。

彭德怀很高兴:“看起来数字不大,但太行山的贫农常年吃盒子饭,粮菜掺半,还有柿子、土豆等杂食。据我计算,每人每天粮食消耗量不过6两。3斤粮就够得1人维持10天,也不是一件小事。只是……”彭德怀沉吟说,“眼下还有什么办法呢?”

眼前,确实没有更多的办法了。彭德怀下定决心:机关的粮食还要减,战斗部队必要时,还须节省粮食。“谁能熬过最后的5分钟,谁就能得到胜利,”今天,只有背水一战!

4月1日,彭德怀指示八路军总部直属队各单位,从即日起,每人每日节约1两小米救济饥民。4月27日,彭德怀下令总部直属队全体指战员,每人每日节约2两小米救灾。各村公所可用公粮煮粥,救济过往灾民。

这样,总部直属队的干部每日口粮只有7两,战士每天口粮也不足1斤。彭德怀规定,北方局和总部的干部每日采一斤半树叶、野菜,交炊事班与粮食掺做。

几天之后,彭德怀再次指示,直属队不得在村庄附近采集,他带领干部攀崖援岭到仙人峰、南洞山一带寻野菜,把近处、平坦处留给群众。就是野菜、树叶,也不得与民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