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敌后的敌后进军(5)

很快地,他从各地的经验中找到了答案:

冀中区报告说,有的侦察员依靠群众的掩护,可以在敌人警戒森严的保定城内一住就是好几天。

386旅旅长陈赓告诉他,该旅有一个连,在太谷敌占区活动了很久,从刺探情报到破坏交通等,搞了很多名堂。

冀南有一批干部到北方局来学习,彭德怀问他们:“敌人封锁那么严,你们是怎么跑来的?”干部回答:“是从‘维持村’过来的,在那些村子里,还可以召开抗日会哩!”

晋察冀军区报告说,1941年夏,军区曾组织过一种宣传队,在武装队的掩护下,深入敌占优势的地方开展政治攻势,名为武装宣传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42年1月,彭德怀向各军区、军分区提出组织武装工作队到敌占区活动的建议。2月,北方局和八路军野战政治部联合下达了关于组织武装工作队的指示,规定每个军分区(旅)要组织一个到两个30人至50人的武装工作队,队长和政委由政治上强、又懂得军事、相当于地委或县委书记的干部担任,另配以知识分子及懂日文日语的干部。工作队经过训练,越过敌人的封锁线,进入敌占区或敌人的格子网内,发动群众起来开展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全面的对敌斗争。

武装工作队使敌占区的群众抗日活动有了政治核心和武装支持。这年春天,冀南区部分根据地被敌摧毁控制,但同时,在武工队的支持下,这部分地区有一部分村庄的抗日政权,仍然公开存在。彭德怀对这一情况十分兴奋,总结武工队的经验,给武工队制定了更成熟的方案。对武工队员的要求、数量,工作队的性质、任务到活动方法,应掌握的政策、纪律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最重要的是,武工队由一般的宣传抗日、调查敌情、保护民众、打击汉奸,进而至担负起在被敌人蚕食变质的地区,再度恢复抗日政权,建立隐蔽根据地的任务。

根据彭德怀亲自拟定的方案,八路军各部派出的大批武工队,组织精干、纪律严明、政治强、觉悟高,又熟谙军事,每个队员既是战斗员,又是宣传员、组织员,能打仗又能独立做政治工作。他们潜越封锁线,进入格子网,三五人一个小组,分合自如,出没无常,敌人找不到他们,他们却和老百姓经常见面,和群众一起创造出许多方法来与敌人进行明的、暗的、文的、武的各种斗争。如利用机会与日本士兵直接通话--上夜课;突袭占领敌之会场,宣传盟军和我军的胜利;访问伪军属,通过伪属给伪军伪组织人员发“回心抗日证”,记“善恶录”等,促使其少做坏事,争取进步;对破坏抗日的分子则发出警告。在八路军和群众的秘密帮助和争取下,伪军伪组织中的两面分子实行“身在曹营心在汉”,采取许多办法来对付敌人。如敌人要“自卫队”(伪军)放哨,两面分子就盘假不盘真,放走抗日分子,却故意与特务汉奸为难;敌人命伪军去“扫荡”,烧民众房屋,两面分子不得已,就实行烧杂(猪羊圈、牛房等)不烧正(人居所);敌人到游击区去清乡,两面分子就把那里的抗日干部弄到据点内去隐蔽;伪情报机构中的两面分子,则向敌人报假不报真,或“借刀杀人”,以假情报打击死心塌地的汉奸。为保护民众,有时抗日游击队的秘密小组在敌岗楼附近四处打枪,叫各村伪情报点一致报告:八路军大部队来了!吓得敌人不敢外出骚扰,群众减少损失,抗日组织则可乘机活动。

在敌人据点内,武工队站住了脚,甚至可以夜间开群众会。有的地方创造了“无人大会”形式--夜间选村内中心地点登高讲话,群众不出门,在自己院子里听。对知识分子则由武工队秘密拜访,个别交谈,告以形势,晓以大义。经过一段时间,就在敌占区、格子网里组织起民众的抗日自卫团体,名称各异,有的叫“反资敌联防线”、“哄鬼大同盟”、“保家民团”等等。由一村到数村,由数村到数十村,互相联合,互相声援,齐心对敌,神出鬼没,妙计百出,搅得敌人惊恐不安,说:“皇军大大的来,八路军小小的有;皇军小小的来,八路军大大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