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后的半年多内,敌后根据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建设整顿工作,在彭德怀雷厉风行的领导下加速进行。彭德怀常常提醒干部说,在敌后,从战争上说,是没有相持阶段的。敌人天天在进攻,不战则亡。只有这一个战役和下一个战役间存在相持的时间。敌人的这一次“扫荡”和下一次“扫荡”之间,就成为敌后建设的黄金时刻。敌人怀着深刻的恐惧在其情报中说:“共军……埋头于恢复战斗力及重建根据地的工作”。
在同一个时间内,敌人也在加紧制定新的谋略。
日本华北方面军通过加强其情报系统,在几个月内收集整理了关于中共区党委以上至中央局、华北抗日根据地县以上、八路军团以上的组织系统和负责人名单。其中很少阙漏及差错。对八路军的抗日意识、战斗力、干部士兵素质、武器、装备、战术动向和所实行的旨在改善生活、推进民主的各项政策,以至国共关系的细微变化,都做了细致调查,进行了“彻底的讨论”。然后制订出一个以灭共为目标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
这一计划的起草人,当时任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室主任参谋的岛贯武治大佐回忆说:
“方面军通过对中共势力实际情况调查,做出了如下结论:他们是党政军民结合成一体的组织,具有明确的使命观。他们为了实现革命,力图通过争取民众、组织民众,以扩大加强其势力。他们巧妙地把思想、军事、政治、经济的各项措施统一起来,且将其努力分配于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之上,从而使我方单靠军事力量无法进行镇压,也必须采取多元的综合措施。”
对于能否“制止中共势力的扩大进而将其消灭”,岛贯回忆说,“方面军幕僚内部出现了悲观和乐观两种意见的对立”。
日本大本营在华北不得不换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