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下雨”(2)

阎锡山还利用决死队内部新、旧派之间的矛盾,企图从内部策反,变新军为旧军。

决死队从建军开始,就按红军经验,建立了政治委员和政治工作制度。为实行革新,阎锡山同意新军以政治委员为最高首长。4个纵队的政委都是中共秘密党员,政工干部大部是秘密共产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他们抗日热情高,作战勇敢,所到之处,保护民众,刷新政治;在部队内与士卒共甘苦,深受兵、民拥护,被称为新派。

决死队的军事干部,则由阎锡山委派旧军官担任。团以上的旧军官,多军阀作风,打骂士兵,被称为旧派。决死队政、军之间,就形成了新旧派的矛盾。

1939年3月至4月,阎锡山在山西省府所在地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召开了一次规模很大的“晋绥高级军政民干部会议”。会议中,阎锡山向他的旧派心腹,提出他对国内形势的分析:“中日不战而和,国共不宣而战。”他说:“武汉失守后,二战区削弱了,只有共产党八路军壮大了,”他要“自谋生存之道”。在会上,阎发动旧军攻击新军,旧派攻击新派,挑起新旧军和新军军政干部间的公开摩擦。

秋林会议是阎锡山在抗战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秋林会议以后,阎锡山采取了一系列反动措施:宣布取消山西省抗日统一战线的民运组织战地动员委员会;撤换牺盟会派出的抗日县长;改编新军决死队;把决死队在八路军协助下创建的抗日根据地,置于旧军的管辖之下,等等。

这些措施,遭到牺盟会和决死队的坚决反对。阎锡山就向旧派放出暗语:“天要下雨了,要准备雨伞。”准备发动事变,搞垮牺盟会和新军。

彭德怀是在阎锡山进一步放出“天要下雨了,要准备雨伞”的局势下去沁源的。这时,毛泽东在对待国民党内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逆流上,已制定了明确的方针“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要八路军和进步力量加强自身工作,准备应付阎锡山发动的突然事变。

在孤踞山头的青龙庙里,彭德怀就当前形势发表了长篇讲话,然后和决死一纵队政委薄一波连夜进行仔细讨论。

薄一波告诉彭德怀,阎锡山很狡猾,他声言不反共,也不反对八路军,只是要整顿决死队和牺盟会,实际是要搞垮决死队、牺盟会。彭德怀笑着说:阎锡山说不反共,我们也不要说反阎嘛,可提出“拥护阎锡山,反对旧势力”。

决死队干部中的中共党员,希望甩掉决死队的“山西帽子(即名义上由阎领导,属晋军系统)”。彭德怀回答薄一波说:“这顶帽子还是要戴呵。决死队、牺盟会在山西抗战中是运用抗日统一战线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很成功的形式。一定要坚持决死队,坚持牺盟会,争取中间势力,打击最顽固分子。”

彭德怀向薄一波谈到他在平江起义时的一个经验,叮嘱薄一波:对于坚持顽固立场的旧军官,为防止里应外合,要坚决撤换;情况紧急时,更要当机立断,把他们集中起来,以防不测。彭德怀说:“阎锡山说‘天要下雨了,要准备雨伞’,毛主席告诉我们:‘也要准备雨伞’。现在我们就得采取措施,一旦有事,决死队就向八路军靠拢。”彭德怀要薄一波把这个精神,赶快告诉其他3个纵队的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