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弄谋(1)

蒋介石弄谋

1938年12月下旬,彭德怀到西安,准备参加蒋介石原定在西安召开的西北和华北将领会议,同时见蒋面谈解决河北问题。

这时,中国战局正经历着一个重大的转折变化。

日寇侵华15个月来,战线愈长,兵力愈分散,后方的威胁愈大,泥足陷得亦愈深。“三个月亡华”的迷梦早已破灭,不得不停止对中国正面战场的进攻,回过头来走“田中奏折”的老路:“消化”华北,巩固其占领区,主要是对付在华北日益强大起来的共产党、八路军。对国民政府则由过去的以打为主,改变为以和为主,其诱和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共同防共。

1938年11月3日和12月22日,日本内阁首相近卫接连发表对华声明,诱国民党降日反共。国民政府亦两次发表声明,严斥近卫,宣布抵抗到底,并声言:“防共即是亡华”。国民政府的驳斥近卫声明,受到全国民众的拥护,大大提高了蒋介石的声誉。1939年1月,中共发动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拥蒋反汪(精卫)活动。在敌后,从八路军总部到各根据地,都举行了拥蒋反汪群众大会。

但事情还有另一面:当国民政府严正声言“防共即是亡华”的时候,一股防共、反共的潜流,却开始渗向全国。这股潜流的发端不在别处,正是在发表“防共即是亡华”的国民党蒋介石最高当局。

彭德怀是带着中共中央解决河北问题的诚意来到西安的。

彭德怀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合影。12月23日,毛泽东亲自电示在西安的彭德怀、王明、林伯渠参加将领会议的立场:“坚定各将领之抗战信心,强调团结统一之重要。特别是在敌后方,斥责制造摩擦之有害。介绍八路军抗战备战方面之经验。”关于河北问题,毛泽东表现了很大的忍让,指示彭德怀等“在要求划某些地区行政权给八路军而谈判顺利时,或有必要时,可以表明放弃某些地区,如冀中、冀南平原之一部给鹿及其他友军,在该地区中之八路军及其游击队,可以退出或完全听从指挥。该地区中八路军所委之县长亦可让出。我们可以不再去发展武装力量,以求实现以划分区域为基础的增进合作与消弭摩擦”。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让步方案。

24日,蒋介石在西安接见彭德怀、王明和林伯渠。蒋行色匆匆,向中共通告了一个尚未公布的惊人消息:汪精卫已出走安南,公然投入日寇的怀抱。蒋表示汪出走与国家无损失,略谈数事,即起行返渝,只字不提开将领会之事,只约彭德怀到重庆详谈河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