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八路军和冀南民众艰苦创建的民主政权--冀南行政公署,中央和总部则持坚决态度,指示朱、徐等:“不能以任何交换条件取消。”
鹿钟麟在河北大张声势,引起了日军的注意。11月,日军对冀南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扫荡,鹿钟麟得到情报,当夜率全班人马,转移到衡水乡村。杨秀峰部署所部发动群众拆毁城墙,防敌固守,至天将明,率冀南公署转移至巨鹿。这时鹿发布公告,说杨秀峰逃走,不知去向,撤去杨的冀南公署主任职务。日军在八路军各部袭击下退出南宫,张荫梧部又抢先入城,“大肆抢掠,群众认为比日本人更凶”。鹿手下众官僚与张荫梧乘机各以省府和民政厅的名义,到处委派县长,于是,在冀南行政公署下辖的20几个县内,一个县出现了两个县政府、三个县政府,演出了“双县长”、“三县长”的“双包案”、“三包案”。
鹿、张委派的县长,各据数村,索款要粮,引起民怨,日伪乘机而入,也在一些县委派伪县长。于是,有的县更出现了四个甚至五个不同背景的县长。老百姓无法应付,叫苦连天。
这时河北的反共军队和地方武装,集合于鹿的战区司令部名下,约六七万人,号称10余万众。蒋介石以为鹿有了实力,大喜,加委鹿为冀察战区司令。鹿等更加得意,从演“双包案”而发展到袭击八路军驻地,解散民众救亡团体,河北事态,乃愈演愈烈。
此时,日军已攻占武汉,随即回师华北,加紧对河北平原的扫荡。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军委和十八集团军总部决定八路军3个师的主力东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巩固河北阵地,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同时,应付由鹿钟麟到河北后造成的抗日阵营内发生的种种严重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