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与你同归
1938年秋,彭德怀从前方再赴延安,参加中共第六届第六次中央委员会全会。在这次会议上,王明受到了批评,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略和在抗日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取得完全的胜利。经过一年的实践,中共中央委员会在上述重大问题上取得了新的统一,增强了党的团结,设在延安桥儿沟天主教堂内的全会会场,气氛远较去年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热烈。
这年,彭德怀整40岁,还是孑然一身。战友们不觉关心起来。以前是心有牵挂,现在该解决了吧,彭德怀笑而不答。延安有大批优秀的革命女性,但敌后烽火正炽,前方来电催促,彭大将军无心寻觅爱情。
中央全会闭幕这日,彭德怀和与会者一起步出桥儿沟天主教堂会场,跨马回程。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在长征中曾任彭德怀指挥的红3军团政委。这时李催马赶上彭德怀,向他发出了一个邀请:中央组织部准备于次日举行由重庆大后方和华北前线来延安开会的领导干部座谈会。彭德怀欣然应约。
塞外秋意已浓。第二天,彭德怀跨进中央组织部的窑洞会场,发现里面早坐满了人,笑语喧哗,气氛热烈,他不觉一改平素的严肃神态,春风满面,四向打招呼。瞥见后座中有几个组织部的青年同志,更兴致勃勃地转身和他们一一握手问话。
由于军务繁忙,未及散会,他又起身离去了。
虽然是短短几十分钟,在座的细心人仍然发觉,这位副总司令对坐在角落处一位腼腆的姑娘似乎倾注了特别的目光。彭德怀在她身旁坐下,和她攀谈,知道她名叫浦安修,原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念书,去年学校放暑假后,她去南京探望父亲,适值卢沟桥事变发生,她无法返校,也失掉了党的关系,便和几个同学到山西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在那里找到了党组织,1938年初被派来延安。
“你在学校就参加了党吗?”彭德怀面向着身旁这个体质纤弱、仪态文静的姑娘,很难想象她有那样一份从事地下工作的勇气与本领。
从浦安修的回答中,他进一步知道,她在高中时就参加了党的地下外围组织--民族先锋队。上大学后又入了党,担任地下交通--即党的文件、指示、消息的传递工作。这需要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勇敢机敏,还要能够守口如瓶。
彭德怀略带惊讶地注视着浦安修白皙秀美的面庞,禁不住点头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