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的会议室墙壁上,并排挂着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朱德、阎锡山的画像。阎锡山介绍了敌我态势:原设想日军主力坂垣师团进攻的箭头是指向大同,故将大军集结于雁北。不料坂垣在攻占广灵后,直趋灵丘,这时才发现,坂垣系循其年前借口到山西旅行时勘察的路线,进攻平型关,抄击雁门关的后方。加以天镇之溃,大同不得不弃守,阎锡山遂不得不将主力转移至平型关方面,准备与日军一战。
阎锡山拿出了他筹划的方案,布置一个口袋阵,以孙楚之第33军(晋绥军)及高桂滋之17军(西北军)布防于平型关团城口南北线上,以王靖国(晋绥军)之19军等守雁门关一带阵地,以傅作义指挥两个军展开于繁峙以北,为围歼敌人的主阵地,以陈长捷之预备军(晋绥军)在繁峙沙河一带选择地形,构成口袋底。要求八路军与高桂滋军共同防守平型关。
周恩来表示同意阎锡山的计划,同时指出,八路军将发挥特长,运用运动战与游击战的结合,配合友军围歼日军。彭德怀具体提出,以友军坚守平型关正面,八路军115师出五台、灵丘、蔚县地区,隐蔽集结于敌前进道路的侧面,从敌侧后夹击进攻平型关之敌;八路军120师则位于晋西北地区,待机侧击进攻雁门关之敌。阎锡山颔首,连表同意。
9月19日,115师劳师远至,即奉总部命越五台、出长城,于平型关西之大营镇集结待命。21日,朱德、任弼时、左权率总部抵太原,中共中央军委前方军分会立即举行会议。会议讨论山西战局及八路军的作战计划,大家一致同意彭德怀关于配合友军侧击平型关敌,争取打胜仗,鼓舞士气和民心的意见。23日,总部进抵五台之南茹村。当日,朱、彭下令115师,选择地形,进入伏击状态,相机出击。
24日,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亲自指挥所部343旅之688团和686团,在平型关外到东河南村间十几里长的沟道东北山地设伏。25日晨,向开进沟道的日军坂垣师团21联队主力及辎重部队发起突袭,以勇敢顽强的近战肉搏,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大批军械物资。
自抗战以来,日军在华北横冲直撞,不可一世,宣扬“皇军不可战胜”,至此,遭到八路军的痛击。英国路透社报道说:“日军以前没有与中国有名的红军作战,现在碰上了,就不容易占便宜了。”
据当时任预备第1军军长的陈长捷回忆,八路军总部派到山西孙楚部联络的高级参谋,曾把115师抄袭平型关敌后的情报通知孙楚。望友军从正面出击已进入关隘险区的敌军前锋,收围歼坂垣师团之效。但该守军认为八路军出击敌后,配合作战围歼敌人是属空想;加以山西军和中央军互不信任,相互观望,并未积极出战。及至八路军创造了辉煌战绩,国民党爱国将士深受鼓舞,亦奋起击敌。阎锡山先对八路军的机动战术将信将疑,未坚决下令配合,这时方大骂放弃团城口的部队“破坏大局”,下令傅作义接替孙楚指挥平型关方面的作战。曾以坚持绥远抗战而闻名的傅作义,得知国民党各派系将领不肯协力,以私愤败坏战机,叹息不已,急令所部驰援平型关,115师继续配合袭击敌后,将日军精锐之坂垣师团阻于平型关下。日军第一次记载在华北战场上“第五师团有力之一部”在内长城附近“陷于苦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