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开得胜
1937年9月初,朱德总司令在三原举行红军誓师,彭德怀陪同周恩来,以及林彪、徐向前等一行人,于5日先抵太原,准备和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会商红军参战事宜。
这时,华北战场上日军的攻势,从平津作辐射状指向三个方面:一路沿平汉路向涿州,一路沿津浦路向沧州,另一路是主力则放在晋绥方面。日关东军派遣兵团在攻陷南口和张家口后,正沿平绥路扑向大同,日第五师团在占领蔚县后,向广灵方面疾趋内长城,企图由两翼合击太原,占领山西。
卢沟桥事变以来,日军在华北未遭到严重的打击,长驱直入,凶焰正炽,山西即将成为华北的西战场。
山西地属高原,是个易守难攻之地。从河北平原望山西省,如在桌底望桌沿,是连绵屏立的大山。在山西高原上看,远古的高台被风雨侵蚀,形成千崖万壑。凸起的,为几条大山脉:西北为管涔;西为吕梁;东北为恒山,五台;东部太行山自北至南,划开山西、河北二省,古称“天下之脊”;南面又以中条、王屋二山为山西、河南的天然界线。凹处成为河谷、盆地。黄河在西界,从北而南穿流晋陕峡谷,至潼关折而东流,成为捍卫陕甘和中原的天堑;滹沱河、漳河及其支流,出太行而入河北,冲刷出的沟谷,又成为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间的通道,称为陉,正太铁路就是取道号称太行八陉中最著名的井陉进入山西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盆地,则是大大小小的城镇所在。山西的北界为蜿蜒的长城,隔大漠遥望阴山(大青山),为山西与绥远的界线。古人称山西表里山河,长城各口、太行诸陉,险关林立,使山西在历史上既为兵家往来攻占之地,又是利于封建割据之所。从清朝以来,山西成为内地,关塞废弛,但凭天然形势,阎锡山仍能据以实行军阀统治,做山西的土皇帝。
彭德怀和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总部日寇早就看到,占领了山西,就可免除山西对华北大平原居高临下的威慑之势,并使山西的丰富矿产和平原的粮食结合起来;就能安枕平津、坐踞华北。
毛泽东也正是以山西这一特殊地形与地地位置为依据,提出红军要以山地游击战为主的作战方针,在华北实行持久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