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功臣,今天“祸首”(4)

但是,鉴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反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鉴于3年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批评赫鲁晓夫的文章中说过“个人崇拜是过去人类长时期历史所留下的一种腐朽的遗产”等等的话,现在又要来肯定和提倡个人崇拜,这文章就不大好做。毛泽东是用一种委婉的口吻、迂回的方式来阐明他的观点的。并且还要请另外的人来帮忙,才把主题挑明。

毛泽东说:

“集体有一长,班有班长,连有连长,有三个党员是一个小组,要有个组长。没有集体不行,光有集体也不行,有集体要有个长,不然就没有力量。鞍钢工厂和耕田不同,耕田慢一点、快一点没关系,工厂技术那样复杂,要听指挥。像乐队,没有指挥,一群人就不知所措。这就是生产秩序所需要的。交通警察不要不行,几十年、几百年以后,纪律将更加森严,上街可能要排队。不信,请你注意健康,再活一百年,就可以看到。开会要有人发通知,要有秩序,散会也要有人宣布,这是必然性。至于姓张、姓李的来主持,那是偶然性。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有统一指挥,是社会斗争、自然斗争所必须的。”

作为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毛泽东这番话说得是相当精辟和透彻的。但现在他说这话的用意不是在批无政府主义,而是另有所指,就是他曾说过的,需要有“正确的个人崇拜”。

“要有统一指挥”,毛泽东的话说到此处为止,接着,像电影摄影师一样又拉出一个“全景”,讲起了巴黎公社的教训、列宁对无政府主义者的批判等等。

三天前,毛泽东曾向刘少奇透露过自己的想法,说他在工作会议上要讲一讲“班有班长”的问题。刘少奇立刻联想起去年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讲的“一个班必须崇拜班长,不崇拜不得了”那番话来。

刘少奇是《毛泽东选集》编辑委员会主任,正确、及时地阐述毛泽东思想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可是个人崇拜,这是个既敏感又棘手的话题。

于是,请众“秀才”帮忙,从马列主义理论的武库中找来了恩格斯的《论权威》、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著作。列宁的论述似乎对要谈的问题比较接近,他说:

“……在多数情况下,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是起码的常识。”

列宁的这番话同毛泽东讲的“班有班长”何等相似啊!但是,只要相信毛主席还没有“相信到迷信的程度”的人,一定会发现,列宁说的那些话和毛泽东说的那些话,都和个人崇拜不是一码事儿。

相比之下,毛泽东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说法更直截了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