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没有再说下去,浦安修也没有再问什么。他们在战火中结为伉俪,在长期相处中早已达成默契:作为妻子,不经丈夫同意,她决不过问关于他公务方面的事情。然而这一次情况不同,庐山上发生了那样严重的、关系着丈夫政治生命的重大问题,她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彭德怀完全理解妻子的心情。简短的问候之后,他把自己给毛主席写信和受批判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头目的经过,用简洁的语言告诉了浦安修,浦安修看到彭总说话时态度那样从容,那样镇静,心里也就觉得轻松了一些。她最了解彭总一生中所经历的坎坷,她坚信丈夫能经得起最严峻的考验。
早在做姑娘上学读书的时候,浦安修就知道庐山名胜,就向往过它的奇峰秀水,这次到庐山,她原是想到各处走走看看的。听了彭德怀关于庐山会议的介绍之后,她哪儿也不想去了。为了避嫌,她也不去拜访任何人。她整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会上发来的文件和会议简报,未经组织允许她决不看。但是,对所有给工作人员公开传达的毛主席的批示和文件,浦安修都是很注意听和注意看的,因为那些批示和文件,多数都是和自己丈夫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
8月2日毛主席给张闻天的那封信印发了,信中提到“军事俱乐部”,提到枚乘的文章《七发》。为了加深对毛主席信的理解,浦安修找来一本《昭明文选》,对其中那晦涩难懂的文字,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琢磨,一点一滴地领会每句话的含义,希望从中找到与丈夫命运的联系。
会议文件印发了毛泽东关于党内改称同志的建议,其中除了建议改变“主席”、“总理”的称呼以外,还特别提到改变“林总、彭总、贺总”等称呼。浦安修对毛泽东的这则建议,特别对“彭总”改“彭德怀同志”等几个字,进行了反复思索、推敲。理智上她承认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但这个建议在庐山,在党内斗争白热化的今天提出来,就不能不对它的含义作更深一层的思考了。这则建议在浦安修看来,其用意恐怕是又要以更严厉的态度对待彭德怀了。
彭德怀每天散会回到住所,都很少说话。有时只把秘书叫到身边,跟他们讲讲会议的有关情况,以供他们帮助写书面检讨时参考。更多的时间,彭德怀是一个人独自在走廊上踱步,思考问题。浦安修知道,这时他是不喜欢别人去干扰他的。浦安修每天只能从丈夫脸上的表情、气色和说话的语调中,去观察、猜度会议的进展情况。只要能从丈夫脸上看到笑容,只要丈夫高兴,她就感到欣慰。
整天关在家里,快要把人闷死了。有一天,浦安修终于从176号走出来。去找了一次帅大姐(帅孟奇)。在延安,浦安修曾和帅孟奇一起工作过,她了解帅大姐,她热心、慈祥,是位乐于助人的好同志。现在她是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有些问题想不通,去找她谈谈是名正言顺的。但是,去谈话的结果却令她失望。帅大姐热情地接待了浦安修,可是一提到彭总的问题,帅大姐就十分为难地带着歉意说:“老实说,我比你更糊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到现在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