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保证(7)

朱德也收到了同样内容的信,也把它公之于众。结果,敌人的挑拨阴谋彻底破产。接着,红1、红3军团密切配合,取得了全歼敌军一个师、活捉师长张辉瓒的伟大胜利。

对于“富田事变”的性质,虽然至今尚有不同看法,但彭德怀对此事处理正确、果断,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

彭德怀又讲到,1933年毛泽东曾送给他两本书,一本是《两个策略》,另一本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他说,主席在书上的批语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本写的是:“此书要在大革命时候看,就不会犯错误了。”第二本上写的是:“你看了以前送的那一本,叫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看了这一本,才知道‘左’与右同样有危害性。”

彭德怀说:“这两本书我一直带在身边,直到陕北吴起镇,有个同志清理文件时给烧掉了。”

彭德怀讲这些往事,一方面是想表明他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把毛泽东当做自己的先生,对他是很尊敬的;另一方面是想说明他不同意毛泽东说的他二人的关系是“三七开”。

毛泽东对彭德怀的讲述未加评论,仍按照他自己的思路讲下去:“打蒋介石10年,都打红了眼。抗日以来,蒋介石忽然漂亮起来了,殊不知只是暂时的朋友,不久以后的敌人。”这仍然是批彭德怀,说他在抗日战争初期跟着王明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走。

林彪又插话了:“平型关战斗吃了亏,是头脑发热,这是任弼时作的决定。百团大战是大战观念。”林彪为了否定百团大战,先把平型关战斗扯出来,并把责任推到任弼时身上。

彭德怀简单讲述了百团大战的经过,说明原来作战计划规模较小,规模是打起来以后逐渐扩大起来的。他坚持认为,百团大战虽然有缺点,但对打击敌伪的气焰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活动,提高我军的声威,鼓舞全国人民抗战情绪,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还是很有好处的。

彭德怀承认自己有时考虑问题不够细致、周到。他说:“张飞的名字还是主席给起的。我自认为对敌斗争是坚决的。我理论差,马列主义没有学通,盲从也不行。我有农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比如叫‘主席’,开始总不习惯。进北京以后打过八九次电话,找主席找不到,面谈的机会又很少,得不到主席的具体帮助,养成了孤僻性格,常常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彭德怀讲上面这番话时,态度是真诚而坦率的,就像一个小学生向自己敬爱的老师披露心迹。说完后他明确表示:“我认为我同主席的关系是对半开。”就彭德怀本意而言,说“对半开”已是最大限度的让步了。但毛泽东仍寸步不让:“还是三七开。”

此时彭德怀已经预感到,问题的性质比他原来设想的还要严重得多。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喜庆的日子。可是在庐山,解放军的缔造者们却以特殊的方式迎接了这个重大节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继续进行。

会议由毛泽东主持,出席会议的仍然是原来的一些人,彭真让李锐作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