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保证(5)

毛泽东的讲话保持着他固有的风格: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猛烈的轰击令对方猝不及防。

一进会议室,彭德怀就已经预计到毛泽东要对他进行批评。但把问题的性质一下提到如此严重程度,则是出乎他意料的。这次会议主要已不再是批判他的“意见书”,而是向纵深发展,算他的历史老账,并给他的问题定性了。

毛泽东讲了一个多小时,接着是林彪讲话。他除了按毛泽东的调子罗列了彭德怀历史上的一些所谓错误外,着重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长征中会理会议时给中央写信的问题。他说那次他给中央写信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离开军事指挥岗位,提议由彭德怀指挥红军作战这件事,事先并没有同彭德怀商量,是他自己决定要写的。这件事的背景和经过是这样的:

红军在长征途中,开过遵义会议以后,在鲁班场、土桥地区两次作战,均未打好。红军在赤水河上渡来渡去,整天行军,疲惫不堪。加上作战地区补给困难,伤员无法安置。在这种情况下,林彪感到部队处境危急,便给中央写了一封信,指出毛、朱、周指挥作战不力,建议解除他们的指挥权,让彭德怀来指挥方面军北进。

毛泽东看到信后很恼火。因为在此以前,有人向他反映,红3军团干部战士中流传着对中央军事指挥不满的言论,所以在中央于会理地区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严厉批评了彭德怀,说他“右倾”、“在困难面前动摇”,并武断地说林彪要毛、朱、周下野的信是彭德怀鼓动写的。彭德怀感到莫名其妙,也很委屈。当时他即声明,林彪写信一事,他事先根本不知道。林彪在会上也作了自我批评。

彭德怀当时认为,这件事只不过是一种误会,说明一下也就完了。事实证明并不那么简单。毛泽东以后反复提起这件事,几十年过去了,今天他又提起这件事,这不能不使彭德怀感到吃惊和伤心。

林彪在这件事上说了真话,总算把20多年的一个误会澄清了,彭德怀心中感到轻松了许多。

林彪说完,毛泽东又开始漫谈,谈井冈山,谈当时对敌斗争和几次党内斗争,谈打长沙、打赣州……与会者都明白,这仍是计较彭德怀历史上所犯的错误。

彭德怀插话说:“到1934年1、2月间我就已经转过来了,认识到还是由毛泽东同志领导好,这是事实证明了的,这话我同黄克诚谈过。”

毛泽东说:“抗战时期,华北局受长江局领导,你听王明的话,不听中央的。李立三多高多大你也不知道,我是知道的。高饶事件你陷得很深,纠‘左’比纠右难吗?从历史来看,共有五次右倾路线:陈独秀、罗章龙、张国焘、第二次王明路线、高饶反党联盟。王明至今不认错,高岗死了,他们哪个能改?”

毛泽东反驳了彭德怀信中说的纠“左”比纠右难的观点之后,接着说:“犯路线错误的人,他们本身不能改,都是要别人来改的。在几次路线斗争中你都摇摆,由于挨了整,心里恨得要死,今后也很难说。”

毛泽东讲到这里,彭德怀说了一句:“我都61岁了……我耳已顺了,不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