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经济规律不能否定,只能利用它来为我们服务。经济有经济的规律,它与政治、军事的规律不一样。但是,搞经济工作,不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同样是要吃亏的。我们是否真正认识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意义?是否注意研究和运用经济规律?有的人根本看不起经济规律,认为只要政治挂帅就行。”
“有的人公然违反客观经济规律,说是不用算经济账,只要算政治账,这是不行的。我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受经济规律约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光凭主观愿望,光凭政治上的要求,单靠提几句政治口号,那是空的。今天总结经验,应该着重从经济规律上进行探讨。”
从这些发言中不难看出,其批评的锋芒不只是指向那些搞浮夸、“升虚火”瞎指挥的省委书记们,也指向最早提出某些片面口号的毛泽东本人。可能是受到彭德怀“意见书”的启发和鼓舞,张闻天这个向来处事谨慎的理论家,在发言时竟直言不讳,无所顾忌,不怕“触犯龙颜”,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理论家非凡的勇气。张闻天不仅毫无保留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对彭德怀的“意见书”表现了毫不含糊的赞同与支持:
“关于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这份意见书提出了一些问题,中心内容是希望总结经验,本意是很好的。但是从各方面的反应看,不少同志似乎对彭德怀同志这个出发点研究不多,只注意了他这封信的一些具体说法。其实,他的信是好的,是肯定了成绩的。他说,成绩是基本的。这同大家说的一样。至于个别说法,说得多一点少一点,关系就不大。”
“例如,他说‘基本上证实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是正确的’,这话是对的。毛主席说,总路线正确与否要看10年。彭德怀同志说,一年就基本上证实了总路线是正确的。这个估计就很高,没有什么不足。”
“关于得和失的提法,他是就局部问题而言的:在炼钢问题上有得有失(参谋在抄稿时错成‘有失有得’,前已说明--笔者注)。而且从他讲话的意思看,他强调的是成绩。在这一方面有得有失,考虑一下是可以的。”
“至于各方面的紧张具有政治性的说法,我认为要看怎样讲。在刮‘共产风’时,各方面的关系确实紧张。现在已基本好转,但是除反革命利用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攻击我们外,人民内部还有矛盾,还有些问题没有妥善解决,我们还不能麻痹。所以,他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考虑。”
“他讲浮夸风,是从北戴河会议时对粮食估产过高说起,说它吹遍了各地区、各部门。他这样说,是说它的普遍性。”
“当然,各地区、各部门情况不平衡,对某些地区、部门来说,他讲的话可能严重了一些。但是,浮夸风确实是严重的,是很大的问题,现在也并不是已经完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