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怎么变成了“意见书”(5)

他还指出:“去年兴起了铺张浪费之风,中央出来开会也很铺张,我虽然也吃了玩了,但很不舒服。开会带戏班子的办法不好。对群众讲勤俭持家,几个月不吃肉,干部吃那么好,行吗?”

黄克诚在发言中没有使用“小资产阶级狂热性”、“政治性”等词句,但可以看出,他对形势总的看法和彭德怀的信基本上是一致的。

7月19日,周小舟在第二组小组会上有一个发言,他认为庐山会议是高级干部会议,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应着重总结经验教训。他赞成刘少奇所说的“把成绩讲够,把缺点讲透”。他说,基层干部的强迫命令、浮夸作风,与我们上面的计划偏高偏大是有很大关系的。周小舟明确表示:“我认为彭总给主席的信总的精神是好的,我同意。至于某些提法、分寸、词句,我认为是可以斟酌的。”

在赞同和支持彭德怀“意见书”的发言中,最系统、观点最鲜明、对问题的阐述最透彻、最深刻的,要算7月21日小组会上张闻天的发言了。

张闻天的长篇发言共讲了13个问题:“大跃进”的成绩;缺点;缺点的后果;对缺点的估计;产生缺点的原因;主观主义和片面性;政治和经济;三种所有制的关系;民主和集中;缺点讲透很必要;光明前途问题;关于彭德怀的意见书;成绩和缺点的关系。

张闻天的发言逻辑严密,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入木三分,是一篇闪耀着理论光辉、充满着科学批判精神的宣言。庐山会议开幕迄今20多天来,像这样态度严肃、内容精辟的发言还没有第二份。

张闻天发言中对“大跃进”中问题的看法,是和彭德怀完全一致的。他列举了许多说服力很强的数字和实例,说明“大跃进”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巨大损失:

由于指标过高,求成过急,引起比例失调,就造成了很大损失。要是具体地算一算,就可以看出损失确实是很大的。

“首先是钢铁产量指标过高带来的影响。”

“钢铁指标过高,其他指标也被迫跟着上,就造成生产的紧张和比例的失调,引起很大损失。”

“所谓‘元帅升帐’,其他让路,结果就破坏了比例发展的法则……”

“问题不单是赔了50亿元,最大的问题还在于7000万至9000万人上山,抽去了农村中的主要劳动力,打乱了工农劳动力之间的正常比例关系,使农副业生产遭受很大损失。”

“这么多人上山,历史上没有先例,可谓盛况空前。但是,只搞炼钢一件事,单打一,这也是空前的,对农业、副业、手工业,都产生了严重影响。这个包袱,我们也是至今还在背着……”

谈到产生缺点错误的根源,张闻天说:“对于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关系的了解有片面性。有一个时期,把主观能动性强调到荒谬的程度。干劲虽大,但强调得过了分,还反对讲条件,这就造成了主观主义。这是违反马列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的。有良好的愿望是好的,但是还要考虑实际可能。好大喜功也是好的,但要合乎实际,否则就会弄巧成拙,欲速而不达,好事变坏事。说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是就可以接受经验教训而言的。坏事本身并不是好事,我们要尽可能不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