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同意见就不应该隐瞒(5)

周小舟说:“那你就写信也好,把你在西北小组会上的发言和插话加以充实,写给主席看看,也就很好了。”

彭德怀笑着说:“你当了我的参谋了。”

可以看出,决定给毛泽东写信前,彭德怀曾作过反复考虑,他的心情是急切而坦荡的。

就这样,7月12日中午,彭德怀把参谋王承光叫来对他说:“有个事说说。”

彭德怀坐在藤椅上,拿着他自己写好的一个简单提纲,向参谋王承光口述了他准备给毛主席写信的内容,并嘱咐王承光:“成绩要讲充分,计委有材料,可以去找一找,你先把初稿写起来。”说完,彭德怀就去开会了。

7月13日,王承光把写好的初稿交彭德怀,彭德怀仔细修改后交还他抄清楚。7月14日上午,彭德怀又对抄好的信稿作了修改,然后让王承光誊清。7月14日下午,彭德怀把信稿看了一遍,签上自己的名字,于当天下午5点半左右,由王承光直接把信送给毛泽东的秘书高智。

这就是彭德怀给毛泽东写那封信的简单过程。

从事件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彭德怀给毛泽东主席写信,决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他在自己赴全国各地做了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看了大量反映国内经济情况的材料,和熟悉情况的同志作了交谈,又看了会议简报,听了许多同志在会上的发言之后,经过反复考虑而作出的决定。当时他认为“有不同意见,不应该隐瞒,写信或面谈都是应该的,有错误公诸讨论也是应该的。”(《庐山笔记》)

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写给毛泽东的信。在庐山会议上接受批判时,彭德怀一直坚持说这封信是他自己花了一夜的功夫写成的,而不说别人参与了此事,为的是避免株连身边的工作人员。彭德怀在信的初稿上修改得较乱,致使王承光在抄信时,把“有得有失”错抄成“有失有得”,为此,毛泽东曾尖锐指责说把“得”放在后面,“失”放在前面,是经过仔细斟酌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彭德怀为了保护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作一句解释和辩驳。

彭德怀写给毛主席的是一封要求认真总结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的信。没料到,就是这样一封信,竟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改变了庐山会议的进程和性质,也给彭德怀本人招来了一场大祸。鉴于这封信的特殊的历史价值,我们还是把信的全文抄录如下:

主席:

这次庐山会议是重要的。我在西北小组有几次插言,在小组会还没有讲完的一些意见,特写给你作参考。但我这个简单人类似张飞,确有其粗,而无其细。因此,是否有参考价值请斟酌。不妥之处,烦请指示。

甲、1958年“大跃进”的成绩是肯定无疑的。

根据国家计委几个核实后的指标来看,1958年较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八点四,其中工业增长了百分之六十六点一,农副业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五(粮棉增长百分之三十是肯定的),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三点五。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各国从来未有过的。突破了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成规,特别是像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设备落后,通过“大跃进”,基本上证实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是正确的。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成就,在社会主义阵营也将长期的起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