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同意见就不应该隐瞒(3)

会议纪要的草稿,14日印发给各组,名叫《关于形势和任务--1959年7月2日至×日庐山会议诸问题的议定记录》。这个文件在第一个问题“形势和任务”中,也只概括地讲到“比例失调”、“共产风”和“虚报浮夸”、“强迫命令”等现象,既未讲到上述缺点错误引起的严重后果,更没有认真探讨产生上述问题的思想根源。在讨论这个“议定记录”稿时,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不解决任何问题的文件。

另外,有一部分“神仙”对这个文件非常不满,认为抹煞了他们的伟大成绩,因而纷纷起而指责“议定记录”:

“对‘大跃进’的成绩写得不够,缺点问题写得太多了!”

“对形势的估计太泄气了,是给群众泼冷水,是右倾!”

“应当充分肯定三面红旗的伟大成绩,强调缺点只是一个指头的问题。”

“记录”谈到产生缺点的原因时有这样一句话:“对于1958年以前我国建设经验和苏联建设经验,没有认真总结和研究”。这样一句并不过分的话却受攻击最厉害,有人说:“看到这句话我就读不下去了!”

会议表示将考虑大家意见,让“秀才”们根据大家意见继续对“议定记录”进行修改。按照毛泽东的设想,再用几天时间把“议定记录”修改好,通过一下,印发下去,庐山会议就可以按期结束了。许多人已看出这种趋势,会上人们不再谈什么缺点、问题,研究经验教训的空气也很淡薄了。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已在筹划下山的路线和交通问题。一种大功告成、洋洋自得的情绪洋溢在庐山会议人员住所的里里外外。

对这种状况最感失望和焦虑的是彭德怀。他觉得庐山会议的结果与他原来对会议的期望相距太远了。特别是当听到会议将于7月15日按时结束的消息后,他的焦虑就更重了:开了这么多天会,什么问题也没解决,难道就这样结束了?

在彭德怀看来,什么“高产卫星”、“小高炉”等等都不过是事物的表面,只有从党对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去找找根源,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在今后工作中避免失误,才能使目前已濒临危机边缘的情况得到扭转。可是听了毛泽东在组长联席会上的讲话,彭德怀感到主席并没有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会议如果就这样草草结束,已经发展得相当严重的“左”的错误就不可能得到纠正,去年“大跃进”造成的那些严重后果,不仅不会消除,还会进一步恶化;人民已经很深重的痛苦,还会加重。“群众迫切希望我们做的,我们没有做,还要我们这些共产党人干什么!”

彭德怀喜欢说“热锅上的蚂蚁”,用这句成语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是很确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