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上发言从不拐弯抹角(7)

“要找经验教训,不要埋怨,不要追究责任。人人有责,人人有一份,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

“人人有一份,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这句可以称为朴素真理的话,现在看来也许有人会觉得很平常。但在50年代后期的中国,在毛泽东的权威至高无上,个人迷信正进入巅峰的情况下,敢于在党的高级会议上坦诚地说出这种话的,也只有彭德怀一个。

这句话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巨石,在与会者的心上激起巨大波涛。善良正直的人为彭德怀的直言捏一把汗,受“左”的影响较大,个别心术不正的人暗中认为:“这老兄要闯祸了!”

彭德怀发言从来都是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从不看别人的脸色,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他该怎么讲还是怎么讲。

“解放以来,一连串的胜利,造成群众的头脑发热,因而向毛主席反映情况只讲可能和有利的因素。在大胜利中,容易看不见、听不进反面的东西。”

“人民公社我认为办早了一些,高级社的优越性刚发挥,还没有充分发挥,就公社化,而且没有经过试验。如果试验上一年半载再搞,就好了。”

“现在是不管党委集体领导的决定,而是个人决定:第一书记决定的算,第二书记决定的就不算。不建立集体威信,只建立个人威信,是很不正常的,是危险的。”

“毛主席家乡的那个公社,去年搞的增产数,实际没有那么多嘛。我去了解了,实际只增产了13%。我又问了周小舟,他说那个公社增产只有14%,国家还给了不少贷款和帮助。主席去过这公社,我曾问过他,你了解怎么样?他说没有谈这个事。我看他谈过的!”

彭德怀的有些发言虽然不是批评毛泽东,而是批评别的人,却也联系到毛泽东。例如:

“毛主席和党中央在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之高,是全世界找不到的。但滥用这种威信是不行的。去年乱传毛主席的意见,问题不少。”

“过日子,国家也要注意,风景区、人工湖可以慢点,浪费很大。好多省都给毛主席修别墅,这总不是毛主席让搞的。”

“什么‘算账派’、‘观潮派’……帽子都有了,对于广开言路有影响。有些人不说真话,摸领导人的心理。”(人们知道,“算账派”、“观潮派”都是出自毛泽东之口)

彭德怀的发言,无论是直接批评毛泽东或间接联系到毛泽东的,都会引起毛泽东本人和一些“左”派人物的极大不快,这是可以想象的。

美国作家斯诺在他的著作中曾说过:“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

在延安时期,在战争年代,在革命队伍里,特别是在党内,人与人都是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的。说话开门见山,不转弯抹角,曾经是我们革命队伍所共有的品质,是我们的优良作风。但解放后,我们党成了执政的党,有人官做大了,地位高了,也沾染上了旧官僚的习气,对下冷若冰霜,对上唯唯诺诺,阿谀奉承,工作不负责,办事不认真,高高在上,生活奢侈,中国人那种“不可多得的品质”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