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上发言从不拐弯抹角(1)

会议上发言从不拐弯抹角

彭德怀是在并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奉命上庐山开会的。

1959年4月24日至6月13日,彭德怀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先后对苏联及东欧七国进行了近50天的友好访问。回到北京的第二天,他便不顾旅途疲劳,到旃坛寺国防部大楼去办公。

在旃坛寺国防部大楼,彭德怀和黄克诚两人的办公室是连在一起的,中间仅隔着一间小会议室。一个是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一个是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两人平常几乎每天见面,或是开会研讨部队建设的大政方针,或是就某个具体问题交换意见,可以说关系非常密切,无话不谈。分别50多天,两人都感到有许多话要跟对方说。黄克诚首先向彭德怀询问了一些他出访东欧八国的情况和观感,然后向彭德怀介绍了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部队思想情况。黄克诚虽然年过半百,但头脑清醒,记忆力很好,不用翻笔记本和文字材料,就可以把全国和全军一些重要情况介绍得一清二楚,就连部队当前人员、装备、编制方面的许多数字,他都可以准确地对答如流。

彭德怀静静地听着,使他感到意外和担心的是国内非常严峻的经济形势。黄克诚向他介绍情况时说,全国不少地方灾情严重,特别是甘肃省,有的地方已经断粮,外出逃荒的群众越来越多……

彭德怀听完,再也坐不住了。他背着手,脸上布满阴云,在室内踱来踱去。甘肃省是他亲自考察过的省份,就在几个月之前,省委领导和下面干部还告诉他,粮食问题已经解决,全省每人平均可占有粮食1500斤。过了短短几个月,现在怎么忽然变成了严重缺粮省?

他为自己当时未能了解到真实情况而感到懊悔。

黄克诚补充说,现在中央正采取应急办法,从别的地方往甘肃运粮,但是运输力量又很缺乏。

“部队还能抽出一部分车辆来帮助运粮吗?”彭德怀焦急地问。

“能抽的都已经抽了。不光抽了车辆,海军还抽了部分舰只到重庆帮助运粮。空军也抽了,如果再抽会影响战备。”黄克诚解释着,因为日夜操劳而疲惫的脸上,显出一筹莫展的神色。

“平叛用的车辆呢?”

“西藏平叛虽然已经结束,可是眼下运输力量还不能减少太多。”

沉默。

好长一段时间两人谁也不说话。他们苦思苦想,寻找着既不影响战备又能帮助群众度过灾荒的办法。最后,还是彭德怀以果断的口吻说:

“还要抽。部队再困难也要抽运输力量来帮助地方运粮。”

看来彭德怀的决心已经下定。

“那就只好抽调西藏方面的车辆了。”黄克诚略带难色地说。

长期的并肩战斗、朝暮相处,黄克诚了解彭德怀就如同了解自己的兄长。他知道,彭德怀一旦下了决心,是不容有半点犹豫的,天塌下来也要坚决执行。

“很好地调配一下力量。车辆要抽,西藏的平叛工作也不能受影响——你知道,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世界各国,对我们西藏问题都是很关心的。”

彭德怀态度坚决,犹如斩钉截铁。黄克诚深深感到压在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他表示再与有关部门研究一下,力争把这件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