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许多人一样”(4)

成都会议可以说是彭德怀思想上的一个转折。通过这次会议,他在认识上向毛泽东更靠近了。这就为他后来一度执行毛泽东“左”的错误决策打下了思想基础。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基本点,毛泽东在讲话中再次批判“反冒进”的错误,把一些不同意生产上搞高指标的人说成“观潮派”、“秋后算账派”。彭德怀虽然知道毛主席批评的“反冒进”的代表人物是周恩来、陈云等中央领导,但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规定小社并大社、转公社,“一气呵成”。会议还决定1958年的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会议设想通过公社化运动和大炼钢铁的途径,实现国民经济的“大跃进”,加快进入共产主义的步伐。所有这些问题的讨论,彭德怀都参加了,是举了手的,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在1958年‘大跃进’中,我和其他不少同志一样,为‘大跃进’的成绩和群众的热情所迷惑”。彭德怀在给毛泽东建议信里写的这些话,是他当时思想状况的真实写照。

1958年8月30日北戴河会议结束,8月31日彭德怀就乘火车从山海关出发到东北进行考察。9月1日,彭德怀一行到达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这个坐落在松江平原上、占地50多万平方米的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和全国其他院校一样,正处在“大跃进”的滚滚热浪中。一座座宫殿式的教学大楼和办公大楼的墙壁上,悬挂着鼓舞人们“苦战”、“攻关”、“争放卫星”的巨幅标语。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有成群的人在辩论,在思考,在汗流浃背地忙碌着。彭德怀在哈尔滨市招待所住了一夜,9月2日便搬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要亲眼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下这座人民解放军科技人员的摇篮,是如何迎接正在全国澎湃兴起的“大跃进”的。

在军事工程学院政委谢有法、副院长刘居英的陪同下,彭德怀深入到各教学系和专业教学组,同教授们进行了交谈,并且亲自察看了许多试验室、实习工厂、学员食堂和进行野外作业的帐篷。考察中,彭德怀听到的是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1958年,彭德怀视察军事工程学院。在学院一系,一位教授告诉他说,我们已经设计出一种新型飞机,这种飞机上的装备,从发现敌机到追踪、瞄准、射击等,全部系统都是自动化的,可以不用飞行员去人工操纵了。

在学院的实习工厂,正在日夜奋战的教师、学员和工人告诉他说,他们已试制成功一种名叫“松花江八号”的拖拉机,这种拖拉机28匹马力,可以烧柴油,没有柴油也可以用煤炭和谷糠作燃料。

在白城军械靶场,一位场的领导告诉他,全场人员正在大搞钢铁生产,根据现有条件,每年可以生产3万到5万吨钢。靶场现有100多台精密机床,场党委决定,每年要用自产的钢制造300~500台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