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中庸》把“诚”视作天下之本。诚者,物之始终,不诚不物,天道与人道相通,故修齐治平亦必以“诚心正意”为始基,在“诚心正意”上下功夫。
周恩来修身养性,也最推崇一“诚”字。学生时代,即以诚实慎独自勉自励,发于言,著于行,力争“无丝毫假借,无智利相扰”,以诚待人,以诚感人,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
中国古代圣贤对“诚”的力量有极大的信心,主张“遇欺诈的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的人,以和气熏蒸之;遇倾斜私曲的人,以名义气节激励之”,如此,“天下无不入我陶熔中矣”。周恩来的看法与此若合符节,在他看来,“诚”乃人固有之天性,而“欺诈”不过是后来养成之恶习,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虽然欺诈私曲之徒比比皆是,为争霸窃权纷攘角逐,但未有以作奸欺世之术能范围世界、统领人心者。相反,“诚”则能够感动万物,包容天地。他追溯历史,认为能以一己之所行所言,范围世界之人类,虔心信仰,莫余外者,有儒之孔,西之耶稣,佛之释迦。这三人虽然论贵比不上天子,论富比不上陶朱,论权比不上将相,寿命也只是个中等水平,但却能炫耀于当时,照耀于后世,言中于人心,行垂于史册,“何哉?岂非以三子之诚能动物也耶!不诚无物,孔氏之言也;守诚坚信,耶氏之旨也;勿诳言,勿欺骗,佛氏之戒也。守真抱璞,感人以诚,秉天道,尽人事,又三子之同行也”。孔子、耶稣、释迦为以“诚”动物之最者。除开以上三人,周恩来还列举了许多一本至诚、成就大业的巨子贤人,他们中有大禹、商汤、周文王、诸葛亮、王阳明、华盛顿等等。周恩来把诸葛亮与曹操作一比较,指出“武侯治蜀,黔首以其诚而守其法”,不仅功勋盖世,而且品格长青。曹操虽然也有功业,但不乏“作奸欺世”之病,“伪礼贤士,卒贻奸恶之讥,”无法跻身圣贤之林。
于是“诚实”与“虚伪”的优劣已一目了然,以“诚”为本,“大之垂举后世,小之造福一生”,而“以诈为利,以伪为真,卒至自覆自败,与人以可讥可耻之据”。他强调:“虚伪可以惑少数人于终世,惑人类于一世,而决无惑世界人类于最长时期也。”世人不懂“诚为贵”,而相率“自炫诈术”,殊不知这是最愚蠢的做法,大则祸国殃民,小则损名败誉。
周恩来有句名言:“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自己信奉以诚待人的原则,不虚与委蛇,不文过饰非,许许多多与他交往过的人都为他的真诚所感动,为他的品格所吸引。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周恩来在接待他们时,其中一位出人意料地征求周恩来对美国“嬉皮士”的看法,周恩来说:“在许多国家里,一般地说,青年人总是对他们的长辈所做的事情感到不满,应当让他们有寻求真理的自由,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接着他又补充说:“靠近人民,就不会走错路,但是如果你发现走错了路,那就要及时回头。”周恩来这番坦诚真挚的语言,博得了美国客人的阵阵掌声。
有次美国的基辛格博士找到澳大利亚著名新闻记者贝却敌,特意询问他对周恩来的看法,贝却敌脱口而出:“他是这样一个人,他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并自信地认为这是对周恩来一个方面的品格的准确概括。日中经济协会常任顾问冈崎嘉太平自称,他从小就在寻找像孔子、释迦和耶稣那样伟大的人,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结识周恩来,他便确认周恩来正是他所要寻找的人。周恩来真诚致力于中日友好和亚洲和平的精神令他无以复加地崇敬。
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周恩来以诚待人的品格也十分钦佩和赞赏。周恩来在1972年会见他时,提到出席会议的双方人员平均年龄的巨大悬殊,说:“我们的领导层中,年纪大的人太多了。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当周恩来陪同尼克松游览北京十三陵时,中方一个低级官员特意嘱咐一些孩子穿上鲜艳的衣服,还教他们在尼克松一行到达时应该怎样做。周恩来对此表示歉意,说:“有人带了一些小孩来这儿,是为了点缀陵墓的风光,造成一种假象。你们的记者向我们指出这一点,我们承认这是不对的。我们不愿意文过饰非,而且已经批评了当事人。”
尼克松后来在追述了上述两件小事后感慨万千:“在我们访华的过程中,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赫鲁晓夫的高谈阔论是多么装腔作势,而中国人的待人接物又是多么平易近人。其实,赫鲁晓夫的吹牛不过是为了掩盖其自卑的心理;周恩来机警的自我批评则是自信心充分发展的明显表现。我知道,这只是如何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但在事实上,这表明中国人对他们的文化和哲学的绝对优势坚信不疑。凭借这一优势,他们总有一天会战胜我们和其他人。”周恩来非常反感虚伪奸诈之徒,他认为蒋介石就是这种人。蒋不仅言而无信,而且专靠玩弄权术起家,他用人喜欢“奴才”,维系队伍不以诚孚众,而是?造矛盾,利用矛盾,操纵矛盾,用一个牵制另一个,互相提防,互相掣肘,以求“平衡”和防止异端。所以蒋介石虽然能在表面上形式上维持内部的统一,但实质上他们之间是各不买账,各怀鬼胎,平时口角相参,遇事互相推诿,这样当然“卒至自覆自败,与人以可讥可耻之据”。
周恩来对那种出卖朋友、投机取巧的人是不能容忍的。1946年10月底,正当国共停战谈判进入关键期,梁漱溟、罗隆基等几位中间派人士背着中共,把一份中共根本不能接受的停战方案单方面交给了蒋介石和马歇尔。周恩来愤怒地指责他们违反事先达成的“君子协定”,出卖朋友。他还对其中的一位说:“以前有人说你是伪君子,我看你是真小人。”在周恩来义正辞严的批评下,这几位中间派人士羞愧难当,慌忙收回了方案。
古往今来,总有人认为似乎只有“阴谋诡计”才称得上是谋略,才是受用于人生的,不说这是浅见,甚少也是一种偏见。以诚为本,可说是最高层次的人生谋略。人做到极处,不过是“全真保璞”,正如写文章一样,不管你如何讲究章法机巧,而文章之极品不过是自然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