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伍中豪在黄埔的成绩优于林彪。
两人都是叶挺部队出身。林彪在第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当排长、连长,七十三团是前身是叶挺独立团。伍中豪则在第十一军二十四师的新兵营当连长,二十四师师长就是叶挺。
林彪参加南昌起义,伍中豪参加秋收起义。南昌起义部队编为红四军二十八团,林彪为该团一营营长;秋收起义部队编为三十一团,伍中豪为该团三营营长。
两人又一起当团长──林彪为二十八团团长,伍中豪为三十一团团长。
两人又一同当纵队司令──林彪为第一纵队司令,伍中豪为第三纵队司令。
两人又一同当军长──林彪任红四军军长,伍中豪任红十二军军长。
伍中豪长林彪两岁,两人都是红军中年轻优秀的指挥员。
肖克将军回忆说:伍中豪没有林彪那种架子,他是北京大学文科三年级学生,是学文学的,有较好的旧学功底,被誉为"第四军的文学家"。后来叛变的二十八团二营长袁崇全也爱好文学诗歌,与伍中豪唱和;伍中豪回信说,作诗要意境好,还要音调铿锵。伍中豪讲话从容,温文尔雅。他的军事水平也高,能把一支部队带好,训练好。任三十一团团长之后,该团战斗力有提高,能攻又能守,特别是在守的方面,比林彪的二十八团还要强些。二十八团能攻善战,但有时稳不住。当时,我们都认为他俩都是将才,可惜伍中豪"出师未捷身先死"。
1930年6月伍中豪任红十二军军长,因病在闽西长汀福音医院治疗。10 月出院归队,途经安福县遭地主武装袭击,在战斗中牺牲。年25岁。
王尔琢、黄公略、伍中豪三位杰出红军战将,皆牺牲过早。
就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来说,红军中最重要的野战将领,还是彭德怀和林彪。
彭德怀是一团烈火。毛泽东一句"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把彭德怀烈火一般盖世无双的勇气,描写得淋漓尽致。
这是毛泽东用诗词赞颂的最后一位将领。
1928年9月,红五军取消团、连番号,编为五个大队和一个特务队。 在三个多月的转战中,部队减员一千余人,张荣生、李力英等骨干牺牲,意志薄弱者或投机者也相继离队或叛变。四团团长陈鹏飞忍受不了艰苦,告辞还家。四大队长李玉华以打民团为由,拉着全队逃之夭夭。一大队长雷振辉在彭德怀集合部队讲话时,突然夺过警卫员薛洪全的手枪,瞄准彭德怀就要开枪。
在众人皆惊呆的千钧一发之际,新党员黄云桥一手扳倒雷振辉,一手拔枪,将雷击毙。
彭德怀面不改色,继续讲话。他说,我们起义是为了革命,干革命就不能怕苦,怕流血牺牲,今天谁还想走,可以走。又说,就是剩我彭德怀一个人,爬山越岭也要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