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让我心花怒放!女儿晓岚邀我同去旅游,并征求去向,我毫不犹豫地说:“去桂林!”年少时读了前辈作家杨朔的《画山绣水》和方纪的《桂林山水》散文,一直向往。谁知岁月倏忽而过,不觉已50多年。今有此良机以了旧愿就兴冲冲直飞北京。
正是十月末尾,北京的寒意让我穿上毛衣,可到桂林人们还是短袖半裤。顾不得反差强烈,在中山南路的锦怡酒店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就去参观。翻阅写桂林的文章,大多描摹的是漓江风光,因我们去时已是中午,漓江游船早开走了,只好先去市内的独秀峰。
独秀峰位于靖江王城内,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其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就藩于此。1372年开始修建王城,历时20年才完工。王城规模宏大,门深城坚,布局严谨,气势森然。殿堂巍峨,亭阁轩昂,水光山色,恍如仙宫,比北京故宫早建34年,它还是南京故宫的精华缩影。明朝共有11代14位靖江王居住于此,历时280年。宋高宗赵构、元顺帝妥欢铁木尔登基之前,曾在独秀峰下居住,所以王城又被认为是潜龙之地。清代王城改名为广西贡院,荟萃人才精英。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曾驻跸于此,运筹北伐大计;后为广西省政府,桂系领袖李宗仁、白崇禧的大本营。
独秀峰坐落在王城的后花园。远远望去,平平的地上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又像一柱擎天。山高66米,山体扁圆,东西宽,端庄雄伟,南北窄,峭拔峻秀,崔巍峥嵘,四面悬崖陡壁,犹如刀削斧劈,无怪乎唐朝诗人张固感慨:“孤峰不与中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会得乾坤融结意,一擎天柱在南州。”以《随园诗话》名世的清代诗人袁枚也在《题独秀峰》诗中赞曰:“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峰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山东麓有南朝刘宋时文学家颜延元读书岩,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颜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吧间”的佳句,独秀峰因此得名。
沿着陡立的磴道拾级而上,穿过允升门,不免想起一篇文章中的记载。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想登临此峰,因王府戒备森严,他一介布衣四次吃了闭门羹,使中国山水游记少了一篇灿烂文字。我们这些幸运者能登此峰,也是一种造化吧。在螺蹬穿云处,看到“昆仑天柱立”“南天一柱”的摩崖石刻,真正写出了独秀峰的神韵。山上建有玄武阁、观音堂、三客庙、三神祠,山顶有二层、红柱、六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名独秀亭。登高望远,我的兴致被山城的秀丽所吸引,在这里久久地观看,我深切体会到“赏心悦目”这个词的妙处。只有先“悦目”,才能达到“赏心”。看、望、逡巡、沉思,和女儿都争着把那些倩影收入镜头中:千峰环绕,虽不高耸,却千奇百怪,如蘑菇如竹笋如骆驼如刀戟……从近及远,浓绿、浅绿、淡绿构成绝妙的涂了色彩的水墨画。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和木龙湖所构成的环城水系把桂林打扮成妖娆的秀女。象鼻山在向我们招手,日月塔叙说千年往事,怪不得不少人都称她为“东方威尼斯”,真是名不虚传啊。
在独秀峰下,有一山洞,内有按60花甲的石刻神像。导游介绍说这都是太岁像,每人可按生肖找到对应自己的太岁,如要逢凶化吉、保佑平安得买太岁的拓片,这种忽悠我只能躲避了。在王城的围墙边上,还有保留下来的清朝西南的最大贡院,那是考取功名的考场,一人一个小间,内有文房四宝,游客可在里面体验一下古时的考场,我们这拨人体验了几秒钟,一人得了头名,也就观看了金榜题名仪式的表演。
入夜,满街灯火的桂林更显得妩媚。我们在一处餐馆下座,点了桂林名吃啤酒鱼。不一会鲜美的啤酒鱼送到面前,没去鳞的草鱼用油煎得金黄,作料不少,什么八角、洋葱、花椒等,但都盖不住漓江养育的草鱼的鲜味,我更醉了。
2014.11.3—11.11于新华园
(原载2014年12月5日《西安日报》)
到桂林的当晚,为买到游漓江的船票,我和女儿晓岚在大街上跑了一个多小时,联系了五六家旅行社,才找到门路。第二天到码头后,又费了许多周折在临开船时才登上船,让我松了一口气。
仰慕向往这次旅行,足有50多年。当年我们这些半大小子初学写作,最崇拜的散文作家是杨朔、秦牧、刘白羽这三大家。尽管后来有人对杨朔存在非议,那个年代的习作者谁没受过他的影响呢?别用现代观点要求故人,我的朋友柏峰写的《初春的抒情歌手》就评的十分恰当,杨朔“积极进取精神和如诗如画的艺术意境以及浓郁的诗意”,“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史上无比珍贵的艺术宝藏”。不管怎么说,我知道桂林渴望桂林,就是源自杨朔的《画山绣水》,那篇不长的散文以浓笔重墨写道:“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嶙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杨朔的散文可说是我初学写作的蓝本,这些文章我不知读了多少遍,也不知多少次萌发走访桂林山水的欲望。
机会终于来了。第一天下午虽然快近黄昏,按捺不住激动先自租用小船游了象鼻山。这真是一绝!水天一色,水绿的像翡翠,天蓝得像玛瑙。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定睛一看,像是有一头小象低头俯视,它这是在干什么呢,在照镜子,还是洗澡?瞧它那休闲自在的样子,可真是令人羡慕啊!
第二天,当我们登上大游船沿漓江鱼贯而下时,眼睛忙不迭地观看两岸的山,在船上看漓江,感觉跟岸上完全不一样。水边是山,山下是水。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鹅卵石、水草、鱼,还能看见两岸的山的倒影,“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山如瑶簪,千笏万笋;水若明镜,玉带蜿蜒。鲤鱼挂壁、羊角山、月亮山、冠帽山……山不甚高,但有突兀而起戛然而止的风格,又有悠然自得不事张扬的神韵,山得水而俊,水得山而媚,大自然的神韵之手,绘出了“百里漓江,百里画廊”如诗惟妙的漓江绮丽美景。
我观漓江山水,用奇、异两字概括恰如其分。先说“奇”,那山不高,却长势奇特,都是从平地拔出,秀耸玉立,婀娜多姿。从桂林到阳朔的83公里水程,奇峰一座接一座,什么童子拜观音、什么八仙过海、什么青蛙跳江、乌龟爬山……你还可以根据自己想象给山新的命名。到九马画山前,导游讲了这样一个趣事:民谣说“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见九匹状元郎”,周恩来总理一下看出九匹,而陈毅副总理只看出七匹,真应了民谣。我和女婿全玉看了了半晌,还没看出五匹船就远离了,你说奇也不奇!而“异”呢,那么多的山,一山和一山不同。如春笋如莲蓬如驼峰如奔马如大肚佛如七仙女……绝不像陕北的山,连绵不断似乎大同小异,而漓江的山即使相邻,却绝然不同,不知造物主为什么要费那么多心思为那些不大的山捏揉出迥然各异的外形呢?在黄布倒影景区看的格外明显。这里江底似一匹黄布铺设,两岸七个大小不一的山峰浴水而出,传说天宫中七位仙女迷恋这里的景色化作石峰永远留驻,这一美景也变作2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我们纷纷掏出人民币对照,果名不虚传。
奇异的还有这里的水。漓江似青罗带,绿水潆洄,漫江碧透,奇峰倒影,把天、山、水、船融为一幅绚丽多彩且不时变化的画卷,看惯了北方黄浊的河水,漓江水把你心胸荡涤得干干净净。听导游讲,漓江是世界级的游览江,水质达到一级;这里江水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晴日,江水把朝阳映得霞光万丈,把青山映得一丝无二;雨雾天,山云倒影入水,宛如油画一般。一年四季,无论什么天气来游览,均不碍观瞻。在江中不时会飘来几只扑鱼的竹筏,筏头站立英武的鱼鹰,偶尔一跳叨起一条半尺长的鱼儿。渔家会趁空把竹筏系住游船,向船上兜售鱼虾,午饭就享用了最新鲜的漓江美味,使我们大快朵颐。
在独秀峰参观时,我们得知文物工作者在山上发现南宋庆元、嘉泰年间担任过广西提点刑狱并代理静江知府的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王正功题写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摩崖石刻,清代诗人俞廷举写的“桂林山水天下无,青罗碧玉色色珠”和袁枚的“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在青天外”的诗句,更把“甲天下”让人可看可触。画的长卷、美的长河、诗的长廊让人心旷神怡,聆听大自然那从容的心境,我突然悟到,人活一世难道不是这样?如要有所作为,在风雨中磨练个性,像漓江的山那样在恬静平实中塑造自我充实自我,芸芸众生中才会有你的存在。
2014.11.4—11.11光棍节于新华园
(原载2014年12月20日《陕西日报》)
这是一次幸运,一次神韵,一次畅览。
当我们凝神屏气、顶礼膜拜地走近她、聆听她、仰视她,胸中轰然回响起一个悠长的声音:“阳朔山水甲桂林,真值!”
阳朔是千年古镇,自汉朝始就落户在八桂大地的十万大山中。三国两晋设县,县衙设在羊角山下,因广西“羊角”与“阳朔”谐音,定名阳朔。两万多座奇特的山峰星罗棋布,似莲花把古城簇拥其间,如若在空中俯瞰,阳朔就像花蕊成为众花瓣之魂。在鑑山寺门前,我眺望对面的山,十多座奇特的山拥拥挤挤,似乎手牵着手,像桂林山又别于桂林山,故而“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旅人定论传遍神州。月亮山就是一个奇妙景点,380多米高的山顶有一天然大石拱,两面贯穿,酷似高悬于山顶的月亮,亦真亦幻,浑然天成。当年美国总统卡特怀疑这洞是人工造的,专门爬到洞前查看一番,当考证后确为天生就的,啧啧称赞大自然的造化。
在鑑山寺旁,我们游览了天然溶洞,一会乘船,一会穿越窄窄的石路,似进入水下龙宫,让人大开眼界。随后又看了千年古榕树,传说是广西歌仙刘三姐和阿牛哥定亲的地方,游人特多,还有几对佳人在此拍摄结婚照。
阳朔最有名的当数西街,东临漓江,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全用槟榔纹大理石铺就,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别看西街小,却是中西文化在国内较早的融合地。1917年基督教就传入阳朔,抗战期间又成为多国人员的集散地。各界名人何香凝、宋哲元、柳亚子、郭沫若、茅盾、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等都在这里住过。尼克松、卡特、布什、胡志明、西哈努克等外国元首也来过这里。现在许多西方人士常来西街,在这里落户或做生意的境外人士已有20多户,店铺外悬有英、日、韩文的牌匾。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瞭望了一下,就匆匆奔向新的景点。
匆匆是旅行的常态,却也是大忌。想看的看不上,不时被拖入最不该去的购物点浪费时光,这次也没能例外。我本想去唐朝进士曹邺的读书岩沾点灵气,曾读了他写的不少歌颂阳朔山水的诗,如《寄阳朔友人》:“桂林须产千株桂,未解当天影月开。我到月中收得种,为君移向故园栽。”他写阳朔城外漓江中一块被称为“东洲”的小岛:“江城隔水是东洲,浑是金鳌水上浮。万顷碧波分泻去,一洲千古砥中流。”诗情画意,引人遐想,可惜没安排这个景点,令我失望至极。
曹邺是阳朔人,为唐大中年间进士,自小在城北鹅山下勤奋读书,屡试不第,流寓长安达10年之久。大中四年(850)登进士,旋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推事、天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咸通(860~874)初,调京为太常博士,寻擢祠部郎中、洋州(今我们陕西洋县)刺史,又升吏部郎中,为官刚正不阿疾恶如仇。他是著名诗人,我小时就读过他的《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官仓鼠是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贪官污吏,这些两条腿的“大老鼠”所吞食掉的不仅仅是粮食,而是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尤其使人愤慨的是,官仓鼠作了这么多孽,竟然可以有恃无恐,这又是谁在作后台呢?“谁遣朝朝入君口?”诗人故执一问,含蓄不尽。“谁”字下得极妙,耐人寻思。它有意识地引导读者去探索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他看到晚唐的颓败,不愿同流合污,毅然辞官回到家乡阳朔过起耕读生活。读书使他眼更明心更亮,以《捕鱼谣》揭露社会祸乱所由,笔锋锐利,富有战斗性。历代诗评家认为他最好的诗是《官仓鼠》,我以为他的《捕鱼谣》写的更尖锐:“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少年,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妻不成双!”这种深刻揭露社会病态将锋芒指向最高统治者“天子”的诗,既有针对性,又有历史感,没有宽阔的胸襟、强烈的正义感和“舍得一身剐”的精神是写不出来的。今天再读,对照贪腐成风的现实,更有针对性。如果没有周永康徐才厚等大老虎的大肆敛财,像秦皇岛小水官之类有胆量敢公开索贿吗?真应该和曹邺来一次心灵对话啊。
这天晚上,我们观看了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等出任总导演的印象刘三姐,演出以漓江上12座山峰为背景,山峰隐现、水镜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月光的泼洒……让人想起早年看过的电影《刘三姐》,虽然艺术性没有舞台剧过瘾,但这世界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的场景、阵容、规模、视觉美仍给人以震撼。演出结束后,连夜坐长途车返回桂林,摇摇晃晃摇摇晃晃,仔细回想,那读书岩下的曹邺不更是另一美的风景?唉,只能等待下次再访。
2014.11.16—11.17于新华园
(原载2014年12月16日《西安晚报》)
在桂林,旅行社积极推荐龙脊梯田一天游项目,窃以为梯田嘛在陕北我见的多了去了,也曾多次修过梯田,用一天的时间值吗?可女婿全玉很有兴致,我压下心中疑虑于第二天清晨上路。
汽车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而行,群山葱绿,溪流淙淙。远山近岚间时或能看到用杉木建成的吊脚楼,这种别具特色的壮、瑶族民居,一般有两三层,底层放置杂物或饲养牲畜,楼上住人,上大下小,层层收缩,屋檐前挑,如此建筑设计可使下方建筑部件不易雨淋,适应了南国多雨气候。
车在黄洛瑶寨停下,此寨位于高山峡谷间的金江河畔,居住着清一色的红瑶族,约有60来户人家,为著名的“长发村”,女子个个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据说自16岁剪过一次发后就不再修剪,且剪下的头发和梳头落下的头发也要保持起来,并与头上的长发一起盘在头顶。已婚妇女发髻外露,而未婚女子则头发需用布包裹不能外露,只有其未来的郎君才能一窥其秀发。穿过左右晃荡的钢丝吊桥,走进瑶寨的小礼堂,观看寨民向游客表演的瑶寨风情节目,从衣食住行到婚嫁,其中有一老外也被拉上舞台假扮新郎引得全堂哄然大笑。
在瑶寨,我们换乘小型景区旅游车,上山的路十分陡峭险峻,弯道很多,汽车猛地转弯易引起乘客晕车,看来确非熟悉当地路况者不能驾驶,好在我多年奔波在山路上似乎还能适应。车至一处山巅拐弯处停下,抬眼望便见平安寨门,海拔应有600多米。导游说,进寨后只能步行,到梯田处还要走较远的一段路,中途有预定的餐馆,吃过饭后再到山顶观看梯田。
山寨属壮族寨子,不过百来户人家,却依山而建了一条小街,顺山势而修,有的地方无法成“街”,只是街的半边。沿街的吊脚楼开起了铺面,有不少身穿民族服装的女士向过往游客兜售纪念品、提供食宿。有些吊脚楼有四、五层,不知是当地壮民致富后所建,还是外来商人在此投资建设经营,远望近观。因地形所限,寨路比较窄,虽然铺了石阶,行走很费力气,不少游客只能走走停停,还有几个人雇了人工滑竿被抬着上山。我庆幸有这个机会,近距离地了解壮族和瑶族的生活习俗,又庆幸梯田旅游给这座高山上的小村寨带来了商机和财富,这也是壮乡后世子孙享受到的祖先福荫。
经月亮湾客栈老板推荐,中餐我们点了龙胜竹筒饭、竹筒鸡竹筒腊肉和野菜,在这里,要特别推荐的就是竹筒饭和腊肉,竹筒饭带着淡淡的竹子的清香,腊肉肥而不腻,美味可口,吃饱喝足后我又信心百倍,尽管气喘吁吁还一口气爬到山顶。
站在山顶眺望,条条梯田田埂如地图上的登高线般蜿蜒伸展,行云流水而又磅礴壮观。这些梯田大不到1亩,小的仅能插数株禾苗,故有“青蛙一跳三块田”之说。酷爱摄影的我极想找一个角度,最后在海拔近900米的“七星伴月”观景台找到绝佳位置,放眼望去,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七座梯田山峰呈半月形环围一座山峰,此峰梯田缠绕,独在峰顶留下一半月状的树木、草地,如七星绕月,堪称天下一绝,呈现出一份自然农耕图画。这份景致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我看到两位肥胖的老外就是坐滑杆向上攀登的。
在这里我与一位摄影老板交谈,才知道龙脊山区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是当初壮、瑶族先民为求生存在群山上用血汗和生命开出来的梯田。她还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壮小伙受雇来这里修梯田,任务是300条才给付薪。到了截至的这天下午,数来数去只有299条。小伙急得团团转。怎么办?交不够300薪资就付之东流,再咬牙修!拿起蓑衣,衣下竟有一块,哈……从此山寨就流传“一件蓑衣盖过田”的趣闻。这里绝没有陕北的宽幅梯田,条幅虽窄,但是修在石山上,那难度可想而知。遥想当年,没有钢钎没有汽车,更没有机械设备,只能靠极简陋的工具或许是一把铁镐,但壮、瑶族的先辈们硬是在这石山上开出这么多的梯田,这不是人间奇迹么?
2014.11.9于宝塔山下
(原载2015年4月1日《文化艺术报》)
人不能没有肺,城市更需要肺。吸惯了城市的浓重雾霾谁不想到氧吧中享受一番呢?来到南宁听说青秀山是巨大的“绿肺”,源源不断地为南宁输送新鲜空气,利用仅仅多半天的时间,专程游览青秀山。
青秀山宽阔的大门处于一个半坡上,采用了广西侗族风雨桥特有的建筑风格,气势不凡,淡蓝色的基调与明静的天空互为映衬,门外小广场又放置一个红色玩偶,为风景区增添不少亮色。
第一站,选择山顶的观音禅寺。选择的理由并非为了拜观音,而是因游览车可一直开上山顶,山顶就是观音禅寺,是2004年时新建的,其前身是“三宝堂”,供奉的是壮族女神洛甲、聪明女神布劣陀和勇敢之神布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那时有僧人在此筑庐修行,以后慢慢扩建为寺,明朝万历年间改建为万佛禅寺。禅寺座北朝南,圆通宝殿前白衣玉观音,左手握瓶,右手持柳。宝殿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座像,为国内最大、手工最精美的檀香木镀金千手千眼观音座像。我也拜谒过不少佛寺,里面的观音塑像大多是女像,可这里的观音像并非慈祥温柔的女像,而有些男性化,使我想起过去“观音是男还是女”的争论,这恐怕是否唯一的例外?因门口写着不准拍照,因此也不敢造次,只是静望了一阵就离开。在山顶的好处是可饱览南宁全城风光,邕江蜿蜒,城内高高低低的房屋尽收眼底,特别是红色屋顶的居民区格外亮眼。
离开禅寺,我和晓岚沿密林中的石阶小路下山。园区由青山岭、凤凰岭等18座大小山岭组成,山峦起伏,群峰叠翠,泉清石奇,素以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著称。园内建有热带雨林大观、棕榈园、桃花岛、水月庵、瑶池、天池,峰峦起伏,雄奇秀拔,林木青翠,古榕参天。回想起60年代读过的《朗诵诗选》,有一句“村村都在榕树下”印象深刻,看这里的榕树,树杆上垂下许多长须,就像年高的“美髯公”在叙说着风雨岁月。
我们先来到中泰友谊园,又称泰国园、泰佛殿,是南宁市与泰国孔敬市在1993年签定的文化交流项目中互建的园林景点,由泰国设计师设计。整个建筑由佛堂、木楼、舍利塔、木钟群组成,分别代表泰国南、北、中部的建筑风格,散发出浓郁的泰国风情。在中心景区环山秀坪地段看了棕榈园,占地14.2公顷,是具有鲜明亚热带风情的景观。棕榈科植物的特征之一是茎干不分枝,叶子也很有特色,多集中生于树干顶部,形成特殊的羽状或掌状叶。四季常绿,树干挺拔,集中排列种植,塑造出极富特色的热带风情,独特通透的树冠结构使得棕榈科植物具有很强的抗风性和透光性,能满足下层植物对光照的要求,是草坪的最佳搭档。棕榈园集中种植了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棕榈科植物100余种6000多株,有原产于广西的桄榔、董棕、鱼尾葵,外国引种的海枣、三角椰、糖棕、虎尾葵、老人葵、大王椰、蒲葵,经过精心的栽培养护,青秀山景区棕榈园品种丰富,长势良好。进入棕榈园,迎面是一个有点像棕榈树的象形雕塑。
再向前不远,是位于青秀山凤凰岭西麓西坡的苏铁园,占地50余亩,收集苏铁种类28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苏铁主题公园。于1998年11月建成开放。苏铁俗称“铁树”,属珍稀濒危植物,曾与恐龙同时称霸地球,被地质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林业部列为一级保护植物。苏铁全身可入药,叶子有散淤、止血之功效,茎干含丰富淀粉,处理后可以食用。在困难时期曾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所以在广西有“神仙米”的美称。园内还有一株巨大的铁树叫苏铁王,树龄约1350多年,堪称稀世之宝。可惜我们时间紧迫,无法一睹真容。
中心景区有天池和瑶池两个巨大的人工湖,面积达15000平方米,水深2—3米,湖面正中,有主体建筑齐霖阁,与满山青翠的树木相映衬。天池,池水波光粼粼,游鱼成群。湖边挺着啤酒肚的高大的霸王椰迎风猎猎,蓝天白云倒影水中,一派南国海岛风情。在这里可遥望右侧山顶上矗立的龙象塔,俗称青山塔,它是青秀山的象征,是南宁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共有九层,高60米,塔基直径12米,有207级旋梯,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青砖碧瓦,八角叠檐,为广西最高最大的塔,初为肖云举出资修建。肖云举,字允升,号县圃,今南宁淡村人。22岁中举,33岁时中了进士。后钦点入翰林院,继而擢升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万历四十六年,官居礼部尚书的肖云举,因不满朝廷的腐败,辞官不做,离休回乡。肖云举回乡后,常到青秀山游览。感觉青秀山风光秀丽,却缺少一座风水宝塔。于是个人出资,发起募捐,建造了这座龙象塔。天启三年,魏忠贤掌握大权,为了笼络人心,召旧臣入京城任用。肖云举应召入京,被封为礼部尚书晋太子太保。不久后,又因不愿与魏氏同流合污,再次辞官回乡。回乡不久,肖云举重上青秀山上,却发现龙象塔已崩塌了两层。问寺僧怎么回事。寺僧答曰:“天启四年六月七日,半夜大雷雨,宝塔遭雷击,而塌了两层。”肖云举听后,黯然神伤,以为不祥之兆。不久后,郁郁因病离世,享年七十四岁。古时,广西为荒蛮之地,是流放罪官之地。肖云举热爱家乡,那些贬官们也热爱这里,决不似时下一些裸官、明星挖空心思移居国外。明代董传策在嘉靖年间被贬南宁,一住十年,他压下委屈四处走访深为美丽山水陶醉,曾写道“粤西山水甲天下,蜀中险绝比其亚。两江左右风不殊,炎蒸蛇豕谁运画。”游了青秀山他得意地说“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竟成了南宁旅游的广告词。贬官吴时来四次游青秀山,就写了四首诗来歌颂,足可见古代文人的风骨。
青秀山的开发就是从龙象塔开始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南宁市人民政府从保护文物古迹和打造旅游名胜景点的角度出发,决定重建龙象塔。1984年12月4日上午10时,南宁有关部门在青秀山凤翅岭上举行了龙象塔奠基典礼。两年后,1986年6月23日正式开工,1987年9月底竣工,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整个塔区工程约一百多万元。登塔远眺,可以总览南宁全景,气势万千,心旷神怡。近20年来,除恢复重建龙象塔外,还先后恢复重建了不少景点和建筑物。如:董泉亭,洞虚馆,青秀山房、塔影凌虚,天外云香,花间晓岚,步云门,天云阁,海天一览,古今名人碑廊等23个风景点。总面积约500多亩,其中水面面积近1.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5万平方米,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又称为国际“绿城”,是人们游览憩息和绝佳的避暑场所,也是国内外游客到南宁旅游必到之地。
游完青秀山,我突然萌生一个念想。青秀山真的是南宁好大的一页肺!似南宁这个只有300多万人口的城市有魄力恢复建设这样大的城市公园,是大可称赞的。如果我们的大城市在扩大城市规模时也注重“城市肺”的建设,还能有这么严重的污染么?
2014.11.7于宝塔山下
(原载2016年3月25日《陕西老年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陕北突然刮起去南方沿海买房的风,也许是厌恶了干旱和少雨吧。我们家属院的老王就在北海买了房,还多次游说我。由于本人经济不支又缺少时代眼光,虽不买房却萌生去北海一游的强烈愿望。这次搭女儿的便车终于成行。
“北海”一名来自其海城区地角镇的同名渔村“北海村”,可追溯至宋朝甚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清政府曾设“北海镇标”,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是连接东南亚和欧洲的重要桥梁。
北海是一个浪漫的城市,风光旖旎,气候宜人,让人流连忘返。阳光、沙滩、海水打造了作为滨海旅游城市的品牌。如果说,温暖的阳光和洁净的海水在其它地方未必稀罕,那么有“天下第一滩”美誉的北海银滩毫无疑问是北海市一张叫得最响的“王牌”。
银滩全长约24公里,海滩宽度在30—3000米之间,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的总和,而平均坡度仅为0.05米,因“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故而有“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特点,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在1997年1月4日视察北海时兴奋地挥毫题写“天下第一滩”,从此声名远播。
我们去时,已近黄昏,夕阳向远远的海平线降落,将余晖撒满头顶的碧蓝天空,描绘出绝妙的南海落日图。北海的沙和别处不同,不是黄沙,而是白色的,极细,象精盐一样。迎着海风,我们踏着细软的白沙,慢慢走向蓝色的大海。那是一片辽阔的、无边无际的、令人心醉闪着金光的碧蓝。不远处,海浪汹涌,儿个弄潮儿正踏着舢板在浪尖嬉戏。远处,海天相接,天空与大海似乎融为一体,是那样的美丽、宽广、博大。这里空气特别新鲜,常年水温在15℃~30℃之间,是个十分理想的四季海滨浴场和开展沙滩运动(如沙滩排球)之地,外人将它与世界名滩——夏威夷海滩媲美,国人则称它为“南方北戴河”。
在紧邻银滩的地方有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生态这两个字像牵着人们的神经,而红树林又给人许多想象,我们毫不犹豫购票乘车去游。在那简陋的舞台观看了疍家渔民的演出。疍家是北海最早的开发者,他们的先辈乘船而来,下岸后便长年集中居住在靠近避风港的“北海村”,一直靠打鱼维持生计。现在这里成了旅游区,他们的后代就成了许多项目的参与者,这肯定是大的跨越。
演出一结束,我们急于看看红树林。单从名字看,红树林似乎是“红树”,树是红的?还是……不了解它,更增添了解的欲望。当我站在海滩中的栈桥看到它时,还是被重重地“震”倒了。这不是红色的树,而仍然一片碧绿,只是都长在海水中,在涤荡的细浪中顽强地挺起身姿。按说,植物别说树是不能在咸苦的海水中生长的,可红树林却一代一代在这里生生不灭愈长愈旺。我的好奇心强烈地刺激我,沿着栈桥,我看到秋茄、白骨壤、桐花树等几个不同品种的红树,最后在上岸处找到几个宣传牌,才知道这些红树都源于植物木榄,是位于湿地上的植物群落,适应于高盐分的环境,在潮涨潮落之间,受到海水周期性浸淹,因木本中富含“单宁酸”,被砍后氧化变成红色,故称“红树”,马来人利用红树树皮制作红色染料,是植物中一宝。这树还有一个特异功能,就是脂萌现象,种子在果实里即行萌发,生出5—15厘米的胚胎,到成熟期,胚轴与果实分离自行脱落,插入泥土中再生长根和叶,因而红树林会愈来愈大。然而,在这片红树林的背后,我看到有几百亩正在兴建的住宅区,不知是否毁坏了大片红树林,我脑子里打了一个大问号?
最有兴趣的北海景点是珠海路老街。漫步老街,宽9米的街道遍布英国、法国、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等许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大多为二至三层,柱子粗重厚大,具有罗马建筑风格。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展,又是铺面向外部的延伸,人们行走在骑楼下,既可遮风挡雨,又可躲避烈日。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但这些楼不是西洋建筑的简单翻版,体内流动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血液,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美丽结晶。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烟台条约》,开放北海、温州等地为通商港口,英、法等国在这里设立海关和领事馆,随后,教会学校、育婴堂、商铺等随之而来,于1927年形成了繁华小街。虽然年代久远,风雨使面目有了许多沧桑感,墙基残破,门窗斑驳,却仍充满活力,特别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千古厘岛、老道咖啡、李姨虾饼店、宽记手工:冰淇淋、细辉螺吧、庞记炒螺、疍家海鲜、粤式点心等岭南小吃吸引了形形色色的游人。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把老街誉为“近现代建筑年鉴”,著名作家舒乙认为老街和新加坡国宝级老街一模一样,极具开发价值。英国专家白瑞德评价其历史价值不但对北海有意义,而且对华南、全中国及全世界都有意义。在老街行走,看老楼、教堂、小巷、亭台会勾起对历史的回顾,思绪会追溯很远很远;也有川流不息俊男靓女现代生活的轻快。这条街是北海一百多年前被迫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物,是研究北海近现代史、海关史、港口史、对外贸易以及建筑史的重要史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不可多得的文物景观。我很想在老街待上一个下午,在临街的咖啡馆边啜咖啡边读美文,在温润的南风中细细品味美好的一切。
临离开北海的那天清晨,正是一个空闲,我专门游了北部湾广场。在南珠魂中心区,我欣赏了耸立于喷水池中三面一体的珍珠贝,高15米,三面张开,当中镶嵌一颗直径1.4米的不锈钢大珍珠,池中有三尊青铜雕像,象征大海、珍珠和劳动者的深刻主题。绕着水池走了几圈,听着老人们晨练的轻快音乐,看着南来北往飞驰的车流,我仿佛又乘坐巨轮在海上丝绸之路破浪而行。
2014.11.13—11.14于新华园
(原载2015年4月8日《文化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