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盼望的北京陶然亭公园到了。没有迷恋清丽潋滟的湖光山色,脚步儿沉沉地寻找牵人魂魄的墓地。
寂寞是墓的氛围。
然而,这一座墓却处于喧闹的公园之内,每天迎候着成百上千的人。
这里埋着的是20年代的著名女作家石评梅。她的文笔风靡京华,篇篇滴血滴泪的文字不仅震撼了人的心灵,也震撼了暗夜中的世界。
石评梅是一代才女。
石评梅又是一株永远开在情侣旁的情梅。
来到她的墓前,你才能理解“爱得如醉如痴”和“刻骨铭心”的含义,才懂得什么是纯洁的爱、高尚的爱,你才能真正体味出陕北民歌中“死死活活相跟上”的深刻。
评梅只是山西平定县的弱女子。因喜爱文学考上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留北京任教。上学时结识了同乡高君宇,相互产生了爱情。高君宇是一位早期革命家,曾参加领导过“五四”运动,又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爱情的鸿雁。高君宇对石评梅一见钟情,他的热切追求和火辣辣的爱如急风迅雨。遗憾的是,评梅由于初恋受挫,一直未敢接受君宇的爱,这可能是由于旧礼教的束缚,也可能是她清高孤傲的性格所致。直至君宇为革命呕心沥血重病突离人间,评梅才知她失去最金贵的人而昏厥过去。君宇被埋在他跟随李大钊搞革命工作的陶然亭公园,而评梅则以泪洗面,每有闲暇即长久地坐在君宇坟头,一边流泪,一边吐露心声。这种日子一直延续到她生命的终结,真真正正实践了她刻在君宇墓碑上的誓言:“君宇!我无力挽住你忽如彗星的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水流到你的坟头上,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人的价值是生前铸就的,但往往在死后才认识其价值。君宇去世后,评梅回顾了他的一生,看到他的伟大和非凡。君宇题在照片背后的一首诗,就是君宇人生的写照:“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评梅将这诗刻在君宇的墓碑上,作为她的评价。
面对君宇的墓,评梅来了个大转折,成为生活的新起点。他俩生前虽未成婚,但评梅决心死后与君宇埋在一起,永远陪伴心爱的人。志同道合成为爱情的基石,为着光明奋斗是前进的动力。她继承了君宇的事业,以柔弱之身去抗击黑暗的社会。请听,她写给母亲的一首诗就是她的誓词和宣言:
我有四万万同胞他们都还年青:
有一日国富兵强誓将敌人擒杀,
沸我热血燃我火把重兴我中华!
评梅一改过去的文风,以犀利之笔直刺北洋军阀。当刘和珍等一批革命青年惨遭杀害时,她在《京报副刊》上揭露了军阀的凶恶嘴脸。李大钊被害,她又在自己主办的《世界日报·蔷薇周刊》上写出揭露军阀、悼念先烈的长诗《断头台畔》:
这些诗文如投枪和匕首刺向敌人的心脏,震动了朝野,反动派把她列入黑名单中,友人劝她躲避,她凛然不屈。
石评梅的身体太孱弱了,再加上君宇的去世,内疚痛苦始终折磨着她。3年后,正当反动派要对她下毒手时,她也离开人世,年仅27岁。按照遗愿,她和君宇埋葬在一起。这并列的墓碑,是一段生死与共的爱情佳话。谁说革命者不懂爱情,陶然亭就是有力的见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无数的人来这里凭吊,不仅仅是重温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更是寻找一种永远的激励。
(原载2000年2月22日《西安晚报》,并拍了电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