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淡淡的风挟裹着我二次来到开封。许是下了一场雨,把酷暑逼退了几分,使人浑身很是清爽。刚刚住下已是华灯初放的时刻,顾不上洗去疲惫,我们即来到御街上。
开封是宋朝的国都,御街中间是皇帝及其亲从出入时行走的“专线”。尽管这座城市历经水患使城市抬高了十几米,但建筑家们苦心孤诣使这条街正处于北宋时期直通皇宫大内的御街上。多少游人来到开封,或到铁塔瞻仰,或去鲁智深呆过的大相国寺游览,或去清明上河图公园参观,但还觉得不够味,还要到御街走走,只有在这里才能体味大宋臣民的情趣,才能寻找宣和年间的盛迹。
踏进御街,当年东京的繁华与气魄尽在眼前。入口处为角楼,一式两幢,隔街相望,对称而立。楼高三层,但很有特色,同一座建筑上竟同时采用了“十字脊”“歇山造”“缠腰”“龟头殿”“檐檐顶”等各种不同的屋顶,又吸收了宋代木构建筑中的“退台式”特点,整座楼显得高低错落,层层叠叠,玲珑精巧,变化无穷。御街两旁都是店铺、酒楼、饭庄,多为二层,牌匾灿金,旗招晃耀,雕梁画栋,古朴凝重。在这样的街上漫步,最能激起的是思古之幽情,也最能想起大宋的历历往事,一个一个的故事在眼前闪过。历史的兴衰本是客观规律,歌也罢,咒也罢,都不以人的主观为转移,谁能知道在宣和盛世的背后却是失败和灭亡。
御街上最华丽的建筑是樊楼。楼高三层,由东、西、南、北和中心楼构成,“五楼相向”使每座楼既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又有“飞桥栏槛”、长廊暗道贯通相连。当年的樊楼既是日常营业的大酒楼,而且是钦定的京师酒类批发商店。宋徽宗与京师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就发生在樊楼。当然,这段爱情佳话多有书籍描绘,这里不再赘述。
在御街上行走,沐浴着五月沁着花香的风,让人醉入大宋故都种种古老的风情之中。这时的御街,灯火辉煌光华灿烂,街道两旁,各色夜市正在开张。酒楼店铺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两旁的小摊开着各式各样的灯,有宫灯、纱灯、玻璃灯……御街灿若繁星,眼花缭乱。这情景重现了南宋诗人刘子翚的诗意:“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开封夜市历来有名,宋代的孟元老著的《东京梦华录》如实记录了夜市盛况。单就饮食而言,风味小吃达五六十种之多,其品种之繁、风味之雅、价格之廉、技艺之巧,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在夜市徜徉,商贾云集,顾客如潮,各种喝卖声、煎炒烹炸声、金属撞击声组成一部繁荣交响乐。面食有拉面、烩面、刀削面、卤面、小笼包子、灌肠包子:卤烧类有黄焖鱼、酱牛肉、烧鸡、桶子鸡、风干兔肉等:汤类有鸡血汤、羊肉汤、胡辣汤……此外还有炒凉粉、鸡丝馄饨、过桥米线等。那芝麻烧饼的制作让人惊异。烤饼的器具象一口倒扣的锅,下面烧着炭火,把揉好的饼面撒上芝麻贴在上面的锅上,不一会就烤好了,外面焦黄,里面有一层软软的面,吃起来软硬可口,闻起来香味扑鼻。同行的延林对芝麻烧饼的做法很感兴趣,入迷地看了很久。在御街上吃小吃是一种享受。这里的小吃,选料严谨,制作精细,色鲜味醇,百食不厌。在这里吃饭,不仅可以果腹,还是一种文化享受。我们在这里一下吃了好几种,直吃的弯不下腰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酒足饭饱,又眺望御街,这时的夜市已进入高潮。人越聚越多,本地人,外地人,各种腔调,伴随着酒楼美妙的音乐,我沉浸在宋城的夜色之中。
2000.6.9
(原载2000年12月22日《安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