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宜川过去称为咸宁郡,近阅古籍,才得知这个郡和一位赫赫战将的名字连在一起,这就是浑瑊。这个名字似乎有些生疏,连家乡的不少文化人也很少知晓,但他毕竟给这座小小古城增添了荣耀,加重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盛唐是陕西的骄傲。翻开唐史,他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在我面前停留,使我惊异本以为平淡无奇的家乡还有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得到代代邑人的怀念和敬仰。
古人大凡写宜川的诗词,不少都提到浑王。其中王渑的《秋日游浑王庙》最为浅显,他写道:
诗虽写得不算高明,但让人得知宜川有座浑王庙。浑王庙在哪里?好多人都说不上来。我又翻查资料,终于看到一首诗,是明景泰时曾任延绥巡抚的曹琏写的《过宜川偶成》:“溶溶一水会宜川,景物依稀尚昔年。凤翅千寻凌碧汉,云岩万丈挂寒泉。关临马门烟横塞,渡过乌仁月满船。最好城南忠武记,令人读罢思悠然。”因为浑瑊被封为忠武王,所以那庙又叫忠武王庙。想那巡抚大人轻骑简从,拜谒了王庙,又读着石碑上文字,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为国尽忠的宏愿也更坚定了。
原来,浑王庙就在城南,一下子勾起了我久远的记忆。那是在年少时,我们一帮小子常去那座庙里玩。那时并不知道寺和庙的区别,只知道坛基上有神,时不时还有人来祭祀,也不知道那神位上原是真人。后来,那座庙在岁月的风雨中无影无踪了,我也渐渐淡忘了。
浑王到底有什么功绩值得人们纪念?我想,唐宋时歌颂浑王的诗文一定很多,可惜留下的极少,都湮没在烟海之中。我只能举出明朝正德年间任宜川知县的贾明孝的《浑王庙次韵》,概括地写出了浑瑊的丰功伟绩:“将军铁勒族称强,慕义宁同左贤王。十一从征朔方野,奇功已勒燕然下。才勇由来天性生生,几处潢池劳汗马。河北甫定未橐孤,更佐令公复两都。勋名传说追郭李,事业曾羞比孙吴。逆此兵连千万骑,奉先日夕羽书至。乘舆蒙尘正吞声,将军剑作伊吾鸣。钟鼓不移庙貌俨,当是李晟伯仲行。一自咸宁封国后,至今灵气冲牛斗。我来瞻像想神威,仿佛旌旗似细柳。千载英雄今终谁,却思鸟尽弓藏时。身名俱保真豪杰,为君取醉一题诗。”看来,研究一下浑瑊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搞清浑减,我翻阅了《中国通史》《陕西通史》,为了找到更权威的资料,又查阅了《旧唐书》和《新唐书》,一个忠心保国肝胆相照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旧唐书》中记载:“浑瑊,皋兰州人,本铁勒九姓部落之浑部也。”“年十余岁即善骑射,随父战伐,破贺鲁部,下石保城,收龙驹岛,勇冠诸军”。看来,他天生就是一员战将。安禄山叛乱后,他跟随元帅李光弼出师河北,定诸郡邑;又跟随郭子仪收复两京。他身经数十战,以累累战功加官进爵,加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并被封食二百户。
怀恩本是唐代著名蕃将,在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谋反,纠集回、吐蕃等部数十万人进攻长安,京师大乱。第二年9月,10万吐蕃军又进犯奉天,刚列营,朔方兵马使浑瑊就率勇猛骑兵200人冲锋陷阵,蕃军溃败,浑瑊活捉了名蕃将。就这样,前后交战200余次,斩杀蕃军5000余人。
安史之乱使强盛的唐帝国受到致命打击,这时候已经没有了开国皇帝李世民的勃勃雄心,象是沉疴在身的病人,没有力量顾及其它,危机此起彼伏。在中央集权削弱之时,各地藩镇乘机招兵买马,形成割据之势。建中三年(公元779年)十月,北方藩镇公推朱滔为盟主,称王建号,对抗中央。朱滔称冀王,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看到有机可乘,暗中勾结朱滔、李纳,12月起兵反唐,攻陷汝州,围攻郑州。随后,叛军直逼长安。
皇宫乱成一团。因京城无兵将,德宗只好带500多人逃往奉天城。万般无奈,德宗又下旨请被朝廷撤职的大军阀朱此领兵勤王。谁知朱此也不是好东西,趁机和叛军合在一起,竞在京城长安称起大秦皇帝,改年号“应天”,接着又派兵进攻奉天。
唐王朝处于生死存亡之际。
危难之际既能见英雄,又可见忠心。就在德宗离开长安后的两天,金吾大将军浑瑊赶来护驾。奉天成为浑瑊施展才华的舞台。他虽然领兵不多,面对汹汹而来的叛军沉着应战,血战一整天,叛军末攻入。
战斗越来越激烈。如若叛军攻入城中,不仅大唐的江山顷刻倒坍,连中国历史又该是另一种写法了。
在奉天保卫战中,浑瑊贡献了他全部的聪明才智。尽管《旧唐书》中其它文字都非常简约,而独对这一段记得比较详尽。今天读起来,危难惨烈的画面如在眼前。当时叛军北据乾陵,下瞰城内,城中动息,一目了然。而且乱箭飞石不断飞入城内,昼夜如雨,城中死伤甚众,不少人都断言城破在漏刻之顷。
叛军不仅强大,而且还有专门造的云桥。这云桥阔数十丈,前面有湿牛皮遮挡,两边用巨轮推着,矢石不能伤。这在当时是重型装备。只要把云桥推到城下,攻城叛军是很容易冲入城内的。如何破坏云桥成了一个关键。浑瑊领着部将认真观察,探明了云桥的路线,然后组织兵士暗挖地道,并准备了大量柴火堆在城上。当叛军推着云桥来到城下,不料车轮陷在地道里,前进不得。那天天也相助,北风正烈,浑瑊在城上燃起柴薪,借风势将叛军云桥燃成灰烬,并把叛军烧死数千。这时,一支飞箭射中浑瑊,他一咬牙拔出飞箭,鲜血涌出染红铠甲,他仍格斗不已,叛军被迫退却了。
叛军受挫,更加穷凶极恶。进攻一次比一次激烈,德宗急得大哭。这时,浑瑊又一次挺身而出,他大喊一声,请求皇上发给他空白告身,愿意组织敢死队与奉天共存亡!这一声呼喊真的是振聋发聩,是久旱的春雷,是绝望中生出的曙光,我猜想,那德宗一定激动得热泪盈眶了。德宗当即赐他御笔一管,赐空白告身千余轴,让他量其功大小署其名进行封赏。这一招果然有效,军中站起了一批人。浑瑊率领敢死队冲出城去,在拜别德宗时,皇上流下感激的泪水。这一别可能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浑瑊义无反顾,飞身上马,拔出宝剑,只见寒光一闪,一股雄风卷出城去,三路健儿出击势不可挡,马蹄击溅,刀枪碰撞,杀的血流成河,正好勤王大军赶来,叛军溃败逃回长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奉天刚刚解围,原本率5万兵勤王的河北军阀李怀光又反叛,他与朱此勾结,也来进攻奉天。他的大将赵升鸾到奉天后,李怀光与他约定在兴元元年(公元784年)2月26到达的当晚让别将焚烧乾陵。赵将这情况密报给浑瑊,浑瑊即刻促天子移驾梁州(汉中),免除了又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在唐室危亡之时,浑瑊和李晟成为挽救危局的决定性人物。兴元元年4月,浑瑊自汉中出兵,击败朱此兵,进屯奉天。5月,李晟又收复长安,唐王朝又渐渐稳定下来。
兴元元年7月13日,德宗由浑瑊护驾返回长安。因护驾有功,封他为咸宁郡王,并赐大宁里甲第、女乐5人。这封地就是宜川。唐贞元15年(公元799年),浑瑊病逝,埋在其封地。据《宜川县志》记载,他的墓在县北80里的三冢村。墓地规模不小,占地80亩,有冢三座,王冢一座,附冢两座,有围墙100丈,圈地10.7亩,冢西还有王庙一座。其它地都是贫瘠地,由附近村民佃种,每年交租维修墓地。
也可能是他的精神感动了后人,他的庙和墓冢一直保留下来。清乾隆41年(公元1776年),由兵中侍郎陕西巡抚兼都御史毕沅重修,并题写“唐忠武王浑公瑊墓”石碑一通。“忠武”这两个字十分贴切,不只是他死后皇帝的封号,而完全概括了他的一生。历史上的战将不少,但象他这样既善于征战又忠贞不二的人不算很多。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头,拥有重兵的人谁不想做几天“草头王”?但浑瑊没有,他一直对唐王朝忠心耿耿,正象《新唐书》中所言:“天性忠谨,功高而志益下,岁时贡奉,必躬阅视。每有赐予,下拜跽受,若常在帝前,世方之金日单,故帝终始信待。贞元后,天子常恐藩侯生事,惟有瑊所奏论不尽从可,‘上不疑我’,猜间不能入。”在皇权高于一切的封建社会,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即使你忠心耿耿,但因为“功高”容易“盖主”,常会遭到皇帝的忌恨,江山一稳定首先杀戮功臣的悲剧屡见不鲜,什么生死与共,什么风雨同舟,通通是骗人的鬼话。韩信被杀后,张良自知不测早早隐退,躲进深山学道去了,才得以幸免。唐德宗也是一个猜忌心极重的人,和浑瑊同时的另两位战将李晟和马燧功劳不在浑瑊之下,因德宗猜忌都先后被解除了兵权,浑瑊可以说是例外中的例外了。
浑瑊“忠武”的与众不同处,还在于他出身于少数民族。陕北的少数民族中很有一些优秀人才,但对于汉族的中央王朝来说总有些“反骨”。象党项族的首领屡次造反,最终建立了西夏小王朝。而有党项族血统的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276年的明王朝。浑瑊是维护民族大一统的,他没有称王称霸的野心,始终是民族团结的典范。李怀光叛乱后,浑瑊奉命讨伐。而李怀光的部队都是朔方军旧部,浑瑊就是在朔方军中起家的。两军对垒,有亲朋、有兄弟,浑瑊采取各种措施展开政治政势,晓以大理,动之以情,李怀光指挥不动,无奈自缢身亡,终于化干戈为玉帛。正是由于少数民族中有浑瑊这样的有识之士,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才愈来愈强大,才形成了团结和睦顽强奋进的民族精神。封建皇帝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朝朝推崇浑瑊并追赐封号,不时维修他的庙堂和墓冢,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原载2014年9月26日《陕西老年报》)
浑王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