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刘源的书画文集《春华秋实》
在我的客厅里,摆着一个安放着一座大磨砂玻璃雕刻,上面嵌刻着古朴苍劲的汉隶手书“观远”两个大字,这是我的朋友刘源送给我的纪念。几次搬家,家人都嫌这个东西太笨重,意欲舍弃。可我觉得朋友的真情最值得保存,一直摆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每到闲暇,看着那两个字,不仅忆起往日在一起的快乐口子,还时时让我稍有松懈之心马上改弦易张。静下心来细想,他为啥题写“观远”二字?是书法家惯常的随性文字么?还是另有深意?
初春的一天,刘源突然来电话,说是要出书画文集,邀我为其写序,那时我正住在西安儿子家,就答应回延安再联系。没多少日子,我回到延安,很快见到刘源,我才知道,2月24日,他接到妹妹电话说父亲已经五天不吃不喝、闭眼不语,当晚即乘车从西安赶回延安。人生就是这样微妙,冥冥之中的力量竟然让昏迷几天的父亲突然睁眼说话,居然能叫出他的名字,全家人为之震惊和兴奋。是思念儿子的力量把这位百岁老人从死神身边拉回,这就是血缘亲情的魔力吧。刘源从此一边陪伴父亲,一边写他的书,一待就是40天,这事让我激动难眠,立即读他的书稿,颇大吃一惊。三部厚厚的著作,有回忆录,有四世同堂的家庭照片,有书画摄影作品。流水似的岁月浓缩成书画文字,既使我看到他成长的历程,也看到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个家庭同样折射出一个蹉跎的岁月。
先说说前面的回忆录。顾名思义,回忆录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回忆录的写作方法必须坚持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这次读他的回忆录,印象极深。以前的交往就像看照片,或正面,或侧面,而这次看到的是活生生没有遮掩的刘源,而且通过这部回忆折射出百年来中国社会的缩影,让人了解、回味、沉思那逝去的时代,或许能给人不少启发。
回忆录的生命力就在于真实。可是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所谓回忆录,有的文过饰非,大肆吹嘘;有的拉虎皮做大旗,借名人抬高自己;有的颠倒是非,以假乱真……刘源的回忆中没有这种种恶习,他完全写的是他自己,敢于把自己的是非功过完全全地写出来,还原一个真实的“我”,没有一定的勇气和胆识是做不到的。细细读着刘源40年的回忆,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也没有远大理想之类华丽词句,只是如拉家常一样的淡淡叙来,却给人震撼,让人浮想联翩。他不是那种从小就有雄心壮志的天之骄子,而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普通人。他受过饥寒,挨过饿,但没想过投机钻营,和周恩来总理的侄儿周秉和、王嘉俊住在段大爷家的粮仓窑洞里。在整天的批斗、政治学习中始终保持低调,热衷于听农民讲古朝,有时也偶尔违反纪律,偷老乡的鸡,一边炖鸡,等开完会半夜还请鸡的主人和知青们一道品鸡。周秉和擅长做菜,有时兴趣来了,还搞个法国菜炫耀一下。几十年过去,这类不太光彩的轶闻由他这个曾有过显赫职务的人写出来,只能说明他为人的真实。从那个荒唐年代走过来的人,谁没有几天的狂热?领袖的绝对威望,刚步入社会时的单纯,没人甘愿落后。但大多是随大流,绝没有个人野心。像他当过宣传队独唱、舞蹈、歌剧演员,做过编剧,为纪念“武斗烈士”演出,哭得死去活来,哭完突然想起问死的“烈士”是谁,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样的荒唐事在那个年代可以说司空见惯。现在回想起来,正像他说的:“白闹腾了两年革命,大学落空,大家肩扛铁锹、手拿《毛著》、胸带红花从学校走出,到地里刨食,开始了闯荡人生。”
人们交友,都愿意交真朋友,可这样的人似乎愈来愈少。在商品极度重要的今天,友情常常被利益所代替。今天你有用,恨不得把你叫爹叫爷,明天你没用了,即使有恩于他的人也会对你翻白眼。多年的交往,刘源是经得住考验的真朋友,我最钦佩的是他人格的高尚。和我们一样年龄段的人,都有过相似的经历。在那个“没有章法的荒唐时代”里,人鬼不分,是非颠倒,却最能检验出人品的高下。刘源是忠诚善良,不趋炎附势的真君子。他是那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侠义之人。我知道他与自己有过类似的噩运。1976年他调到大修厂当团委书记时,就遇上周总理逝世,根据知青从北京得到的关于悼念周总理活动的消息,连夜加班制作花圈和小白花,清明节组织团员、青年到枣园搞悼念活动,并与阻止悼念活动的守军发生了肢体冲突,围观群众集聚了上千人。这事被政府列入黑名单,要他交出后台,否则就要拘捕他异地关押审查。他明知,提供信息的北京知青父母都是高知,如果据实交代后果不堪设想。他拜托大家照顾一家老小,死咬住是个人所为。在当时,硬愿戴上“反革命”黑帽子而不出卖朋友,这样的行为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阴风过去后,他才说出真相,并推荐那位知青当了厂干部。罗曼·罗兰所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刘源就是具有伟大品格的人。
他赞美却西活佛,称他为“真善美的人间天使”,并说是“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盛事”。作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学习的西黄寺佛学院的领导,却西活佛和颜善语慧眼深邃。不仅欣赏《刘源书法集》,对书法也颇有研究,并告诫说:“研习书法要讲究‘悟性’,要首先从颜柳入手,打好基本功,走出自己的路子,写字时心要净,远离名利,必成大器。”“和却西活佛虽然只相处了两个小时,但活佛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力和运气、福气,这就是‘佛缘’吧。”活佛不愧为觉悟的智者,佛学也是一门大学问。过去用唯物、唯心两种标准来作为宗教评判的依据显然是不全面的。刘源对活佛的礼拜,表现出一个善良人感知佛教文化真谛、追求真善美的善良愿望。如果再戴上有色眼镜来评判他这样的共产党干部,那不知又会戴上何种帽子。然而,时代毕竟不同了。
静静地回味这两件事,我不知怎么突然联想到“观远”两个字。观远不只是看问题的方法,而且包含洞察社会的角度和为人处事的真假,只有那些坦荡君子才能做到“观远”,才能像爱因斯坦说的:“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刘源绝不是空喊,不但在鞭策我,他自己更是在身体力行。
刘源的为人处事,首先得益于家渊。他父亲一生信奉“天命”,具有诚实和“随其自然”的性格,在家里、社会上都追求一个“和”字。“平静看天下,吃亏是福气”是他的处事信条,尽管他一生坎坷,但从不沮丧。他的母亲文化不高,一生耿直,料理家务精明强干,和街坊四邻和睦相处,最忌讳欠人情,所以大家都愿意和她来往。对孩子的教育很严格,常用跪洗衣板让他们“长记性”。她又是爱好广泛的有心人,爱看书、看电影、看球赛,听相声、哼京剧……很讲究生活质量,广泛涉猎、感悟万花筒般的艺术世界,对儿女们影响极大。姊妹四人均受过高等教育,在政府、院校各自岗位都做出优秀成绩。
还应该重笔书写的是他的妻子杨晓娜。晓娜不仅是优秀的教育家,而且是贤妻良母式的传统女性,几十年对刘源无私奉献、全力支持,成为他坚强的后盾。而晓娜的家族对于刘源人生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晓娜外公郭希安,系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碑石刻工。1919年,外公郭希安33岁时,应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之请,赴京为其镌刻碑石。历时5年后,又为大书法家冯恕刻石,其中最有名的碑刻《蕴真堂帖》,是我国最后一部石刻碑帖。外公名声大振,争相邀者不绝,西安、长安、岐山、渭南、咸阳、商洛遍布外公碑刻。二舅郭子正,西工大教授,著名陀螺专家。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整理汇集父亲郭希安的镌刻艺术资料,以供后人存念。刘源对书法等艺术的执着和灵感肯定从他们身上汲取不少营养。为了表达对老一辈的崇敬,刘源与儿子一起根据二舅郭子正提供的资料,于2008年5月1日制作出了DVD电视片《郭希安镌刻艺术印象》献给远在天堂的外公,这部艺术作品不仅让我们重睹郭希安老人的艺术风采,也为西安碑林和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蓝本。
刘源并非超然物外的世外之人,对工作兢兢业业。不管是当厂团委书记、副县长,还是任征稽处长,工作干得呱呱叫。我曾写过一篇《刘源:笔走龙蛇写人生》的文章,介绍他走马上任一年多改变延安征稽处混乱不景气的状况,并以大智、大气、大谋建起当时延安最现代、最高档的宾馆。他的事迹报刊上曾有不少报道,随着时光都沉淀在当地的史册中,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用古代文人的标准来衡量,刘源是文、书、画俱佳的“名上”。这次写的回忆录,就很有味道。他的书法是很有名气的,不仅在省城办过展览,而且深得全国著名书法家钟明善、石宪章等的赞赏,隶书、草书很有功底。更没想到的是,他到西安后还爱起了摄影和电视片制作,而且爱得神昏颠倒以致住进医院。文集中收入他的摄影作品,从构图、角度、色彩都恰到好处地达到“瞬间构思”和“瞬间把握”的境界。其实,文艺的各个门类都是相通的,不管是为文还是作画、摄影,都力图体现出“灵的空间”,从中流淌出生命的神韵,使人感受到“画外有情”和“情余笔外”,笔墨点线之中响彻着生命的进行曲,灌注着生命的灵魂。在这方面我是门外汉,他的书法、摄影、以及收藏的绘画还是请专家去评价吧。总之,不管是童年的记忆,也不管是家族的历史,还是书、画、摄影,都展示着“自我”的尊严,也就包含着浓重的文化含量,为百年历史不错的注解,这就是这部书画文集不菲的价值。
刘源在回忆中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则是一套哲学,人生的长河,飞溅着彩色的浪花多姿多彩!”“我这几十年过的也挺滋润,不一定非要当大款、亿万富翁才叫‘成就’、‘幸福’。”确实,在生命的美丽黄昏,将自己和整个家庭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次完美总结,是留予后代的符号,是家庭交响乐中最响亮的乐段,也会引起读者不少回味和反思。由于他的“观远”,他的一生终成“大器”。
我祝贺他!
2009.3.21—5.24西安·延安
刘源与夫人杨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