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对每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从出生的那天起,世界就多了个有名有姓的人,那是最值得庆贺的。生日有生辰八字,据说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我的生日不算好,偏生在乙酉年的腊月二十九,民谚说:“有福的生在初一,没福的生在月尽。”外婆在世时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你生就的是苦命!”果不其然,没到十岁,母亲撒手西游,没娘的孩子自然经历了该经的苦难。
当生日的意识浮现在脑海中时,已到不惑之年。不过,我的生口不需专门安排,辛勤的妻子在除夕操持出年夜饭时,我的生口也就顺便庆贺了,时常日久,渐渐习惯。每当这时,常常想起外婆、母亲等,作为子女没给她们过过一次生日,在喜庆的时候不免有些忏悔。
癸巳年春节前,我来到北京女儿家。外孙女马婧晶高兴地说:“今年您的生日我来操办!”我有些诧异。往年的年夜饭都由老妻一手操持,今年转到一个大三学生身上、又是在爱河包围中长大的独生子女,能操办成吗?
腊月29,正好是除夕。一大早就听到厨房里传出嚓嚓嚓的声响。原来她早早就起了床,开始了她的第一道工序。我多了个心眼,不时观察她的本领。平时极爱干净的她干起家务活来却非常麻利。早两天她就做好准备,并拟定了一份详细菜单。我见她用小秤称好面粉,按照比例,将鸡蛋打进面粉里,还依照我这个糖尿病患者的需要,加入适量的木糖醇,又用我没见过的打蛋器打成糊状,然后放入烤箱烤制。原来,这是要烤蛋糕,要用蛋糕替代陕北人喜宴中必不可少的油糕。
外孙女从小在我面前长大,在我的印象中她聪明伶俐,只是家里的一切杂事从没靠过她,自然就有些慵懒的习惯。女儿告诉我,她不知什么时候喜爱上烹调,自己按照需要购买配备了烤箱和做中、西餐的锅碗瓢盆。看着她麻利的动作,也许是学钢琴时练出了习惯,几种饭菜同时井井有条地进行:她用蒸锅蒸了山药,剥去皮,把山药用小勺压磨成泥,我以为她要做山药泥,谁知她把山药泥倒进一个三角形的袋子里一点点挤出,在菜盘中盘成有花纹的长蛇,上面撒了一些金色的橙酱,真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她兴奋地说:“这叫橙子山药。”我掂了掂那个三角形袋子问:“这是啥工具?”她笑着说“叫裱花袋。”随后,她又将两条武昌鱼刮鳞淘洗,抹上黑胡椒等调料,再一次放在烤箱中烤,不一会,浓香扑鼻,勾引得人不时咽口水。
过生日自然少不了长寿面,她说关键是要做一道有特殊风味的“臊子”。她哒哒地把两盒牛腩切成块,和红萝卜番茄一起熬,有名口“番茄牛腩”,浇在煮好的长寿面上,果然色泽鲜艳、浓粘适度,味道独特,醇香绵长。
这天下午,一家人围坐餐厅,葱爆羊肉、芝士鸡肉丸子、蒜蓉娃娃菜、凉拌海带豆芽,拔丝红薯……中餐、西餐满满摆了一桌,女儿晓岚、女婿全玉和婧晶频频祝酒,兴奋、熨帖、微醺,如一只只温暖的手轻轻抚过心房。
席间,女儿指着婧晶说:“她常利用周末一连几小时不停歇,学会了烤制各种糕点,和商场卖的不相上下。”
妻子满脸笑开一朵花,过去几十年她都在厨房忙前忙后,突然有外孙女独自大显身手,不禁赞许道:“孩子长大了,会心疼大人了,好几个节日还都给我们寄来礼品。”
感慨,满足。这就是孝敬,这——就是——亲情!亲情奔涌在血管里,多次地延伸,多次地循环,终归紧紧地连在一起,让爱永驻心间。我突然想到,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们深入人群,不停提问路人:“你幸福吗?”此刻,我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非常幸福的!”幸福无须豪华,无须刻意雕琢。有哲人说:意义在于过程,幸福源于细节。孝心不必豪言壮语,更不必装潢“面子”,它就藏在平凡的日常的生活里,它平常、朴素、简单、无遮无掩,就藏在那些看似琐细但在身边触手可及的举动中。不过得告诫那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年青朋友,孝心不光是嘘寒问暖,还得学会一些生活的技能和本领,只要在心海里保留浓浓的爱,长辈的晚年是一定有滋有味的。
蛇年正月初十草于北京庄维花园
(原载2013年12月17日《陕西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