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七级强震!”又一次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也久久揪着我的心。我和妻子从早到晚开着电视,不停翻看着报纸:多么感人肺腑的军民,多少刻骨铭心的场景,爱心筑成的长城,谱写着坚无不摧的华夏交响曲,一次次的泪水盈满眼眶。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灾情就是命令!”李克强总理当天就乘直升机进入震中灾区紧急部署救灾,强调“要抓住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解放军、武警立即出动,四批12名华商报记者也像部队一样奔赴灾区。看着每天10版左右的《华商报》,不时拨动我这个“老新闻”的心。
立足陕西,放眼全国和世界,华商报的抗震报道无疑是命运交响乐中的一支强音。记者的亲历第一线拉近我们和灾区的距离,使我们更真切地看到那些惨烈、悲壮、真情、震撼的画面——
激动人心的力量在于用独特的视角采写出独家新闻。看吧,《华商报》的记者们深入灾民和救援队伍中,震后第二天,报纸就发表了李小博采写的《20口之家,男人们都去救灾了》。22日一版的大幅照片《妈妈陪着你,睡得安稳些》,让人急切地了解背后的故事。原来,老王两夫妻准备去上班,突然地震了,想起女儿还在家睡着,反身回去去救。谁知12岁的女儿王语嫣被大地晃动惊醒后,两次被坠落的砖瓦砸中,满身是血。她说“我不能倒下!”就向空旷地奔去……照片中妈妈杨琼躺在头缠纱布的女儿旁边,紧紧拉着女儿的手,说“拉着她的手,孩子才不会总被噩梦惊醒。”高进强在屋顶开始倒塌,无法跑出屋子时,用被子盖在自己后背,拱起身护在妻子和女儿身上,为母女撑起空隙;房梁木坠下来,王清凤扑过去将儿子紧紧围住;怀孕6个月的天全中学高三班主任吕莎莎第一时间来到学生身边;芦山县龙门乡隆兴村支部书记施学兵顾不上自家老小,却操心村民的大事小事……在生死考验面前,那些看似柔弱的人焕发出无以估量的勇气,创造出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
震后两天,宝兴县城依然失去联系,成为“孤岛”。为了打通生命线,数百名救援人员徒步5个多小时,山路落石堆积,山崖不时有余震滚落山石,在这“死亡之旅”中,记者刘斌、李晖背负40多斤的行李包也在其中奔跑。他们及时发出《“孤岛”宝兴救援34小时》的报道。特别是那篇《“孤岛”宝兴的特殊饭局》,写村民们用自家仅有的一点米、菜、肉做饭,再三恳求武警战士和医护人员吃一顿热乎乎饭,不仅感动得战士们流下热泪,也让不少读者感动不已。
敏锐是记者的天赋,行话常说必须具备“新闻眼”和“新闻耳”。
《战友们,让救护车先上》的一整版图片,及时喊出了“打通最宝贵的生命通道!”程斌的《去往震中的道路堵了数千辆车》真实报道救护车运伤者5小时才走几十公里,紧接着又发表《别因您的爱心,给灾区生命线添堵》的文章,是对救灾的紧急呼喊。
“不光有泪水和哀伤,更多的是感动和力量”,华商报和中央媒体组合成的大网,带给我们巨量信息,与命运抗争的顽强、军民一家的亲情都给人鼓舞的正能量。记得《文化艺术报》总编陈若星在汶川大地震采访时曾说:“我来了,负载着我的天职!”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也道出了华商报乃至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心声。我结识过不少当年从延安清凉山走出去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为后代留下篇篇华章,看着今天的华商报记者,我说:“当年的记者又回来了!”在为雅安人的祈福中,也为我们新一代记者骄傲。
2013.4.22夜—23上午
(原载2013年4月24日《华商报》)
采访路上的陈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