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夜晚,安塞的灯亮了:亮在长街、亮在山崖、亮在沟沟岔岔……最奇的是那一轮又圆又大的明月,挂在碧蓝碧蓝的天空,就像一个硕大的红灯笼,把清辉撒遍大地,灯光月色相融,渲染出一片特有的氛围。
在这样的时刻,在这样的夜晚,即就是再懒惰的人,也会撩拨起出游的兴致,去街头漫步。
街灯。人流。洋溢的张张笑脸。
白天,那十多支腰鼓队、秧歌队在彩车的导引下伴着铿锵的锣鼓声从二道街、头道街热热闹闹地扭过,让节日中的乡民们过足了喜庆瘾。到了晚上,热闹了一天的人们似乎仍没有发泄完心中的激情,还沉浸在狂欢之中。
咚咚咚,锵锵锵……
腰鼓队的鼓手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手段,把古代武士的英姿重现在人们面前,让人认识到这才是陕北这才是安塞这才是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安塞人。
对面的山凹里猛然传来一曲高亢的信天游,还夹杂有猜拳行令的酒曲,似乎把一腔的爱一腔的深情一腔的怨恨深深地抛向高空。
如果你抽空走近灯光明亮的窑洞,洁白的窗棂上都贴满了红红绿绿的窗花,使窗棂成了五彩缤纷的花圃,那窗花不仅有新生活的礼赞,还有远古的回忆,你尽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甚至去抚摸盘占氏神圣的大手。
在这样的时刻,在这样的夜晚,你才感受到一种特有的氛围笼罩了你,没有人为的强制,没有故弄的玄虚,完全是一种自发的原生态,是绘画中的大写意,是音乐中的协奏曲,你肯定的迷了、醉了,你一定惊呼:这就是文化,这就是独特的安塞文化!
在我的记忆中,安塞是文化落后的县。在上世纪的70年代初,我第一次来安塞,只有500米缺缺豁豁的“街”,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汽车站和一个国营食堂,街头的人都畏畏葸葸萎靡不振,更谈不上狂舞高歌了。我只知道,县城所在地叫真武洞,传说古代有一条蟒蛇为害乡邻,见人就吃,连圈里的牲畜也不放过,方圆数百里百姓十不存二。这事被真武祖师知道了,便让百姓敲锣打鼓引蛇出洞,蛇一见真武祖师坐在云头,就想溜走,真武祖师一挥拂尘,将蛇关进一个深洞。百姓怕蛇再来作孽,在洞口塑了一尊真武祖师手握宝剑的像,以震慑蟒蛇……“真武洞”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传说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我在这里实在看不到浓厚文化的痕迹。
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安塞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1947年4月,毛泽东等中央机关转战到安塞王家湾,这里一度成了解放战争的司令部,并指挥了有名的青化砭、蟠龙、羊马河三大战役,5月14日,周恩来、彭德怀、习仲勋在真武洞召开了万人祝捷大会,庆祝西北野战军的丰功伟绩,使安塞及真武洞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在延续。
粗粗来看,安塞和陕北的其它山区县没有多大区别,也有不大的县城,街上除了新建的楼房就是常见的窑洞。它没有大都市的高楼大厦和让人拥挤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也没有江南水乡的清丽秀美,它完全是一个不重装扮的陕北汉子,是那样的本色、那样的淳朴,猛一看沉默寡言,但给他一个舞台让他进入角色,他就会露出自己龙腾虎跃的本性。
世上的一切,只有相比较,才好看清它的特点与价值。随着改革开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塞腰鼓、安塞剪纸、安塞农民画、安塞民歌震撼了神州并不时走出国门,用县委书记冯毅的话来说就是“形成了四大品牌”。如若平时来你似乎还没有强烈感受,但若是正月十五前后来这里,一切的一切都集中展示给你,包括吃的、穿的、用的,那种所得很难用语言表述,你领略到的是一种由历史、文物、建筑、风情、民俗、艺术、饮食以及哲学等等多层次多方面内容构成的综合体。人文景观,是人化了的自然所显示的一种文化性,它存在于每一个角落,都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我看到一个资料,经过去年普查,十多万人的小县,全县男女腰鼓手近4万,优秀鼓手近4千,会剪纸的妇女近1万人,可以上台演唱的中青年歌手近百人,好几位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竟心安理得地走进国内最高的艺术殿堂——中央美术学院向学生授课,这是一种奇迹,是一种魅力,是耐人寻味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得有多少专家破解其中之迷。刮目相看,安塞不是文化落后的县,而是保存了浓郁的传统文化县。文化并不飘浮在表面,而渗透在人们的风俗之中。古老的风俗流淌在安塞人的血管之中,并顺着血脉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今天徜徉在安塞街头,不就像沉浸在文化的长河中,在历史中品味咀嚼么?
2004.2.10
(原载《安塞履踪》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