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了战国时的魏国大将吴起,小镇才有了这样的英名;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小镇成为共和国光辉历史的一页。
1965年我第一次到吴起镇采访,小镇已升格为吴起县,可短短的一条街不到500米长,两旁都是低矮的瓦房和窑洞,城内只有一家国营食堂,最奢侈的饭菜是小米饭、回锅肉。记得徒步到农村采访,山上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走十里八里见不到一个人影。荒凉、贫瘠、冷漠……记忆,是辛酸的。
然而,这里却是历史长河中的高大丰碑。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了吴起镇。那时的小镇只有七户半人,听说来了大队的兵,住户跑得精光。躲在山凹里远远望去,那是些什么兵?一个个面黄肌瘦、疲惫不堪。正是下雪的日子,不少人还穿着单衣短裤和草鞋。他们到镇上没抢没逼,像是回到自己家,只是把“北上抗日,收复失地”“拥护刘志丹”的大标语刷在墙壁上。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千家万户把门开,
快把咱亲人迎进来……
陕北红军的张明科闻讯赶来,才知道是毛主席领导的中央红军。为了解决给养问题,吴起镇周围的党组织和陕北红军,立即动员群众连夜捐粮2.5万公斤、猪羊500多头,还有几千斤羊毛和成百匹布,作为初到的红军吃穿之用。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住了七天,毛主席在镇对面的平台山——为纪念胜利改为胜利山上指挥了“切尾巴”战役,将围追的敌军消灭在红区之外。然后在这里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向南发展,打破‘围剿’,扩大苏区”的决定,毛主席用他浓重的湖南口音宣布“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小镇以她宽广的胸怀接纳了红军,并演绎出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张岔村的张德元在劳动回家的路上,遇到因患伤寒昏迷不醒的小红军战士王同来,就把他领回家抚养了三个多月,等他病好后才送回部队,11岁的同来认老张为义父,改名为张明华,多年来就像一家人。佘圪瘩村的雷梅英家收留了三位红军重伤员养伤,突然国民党军队来了,雷爷爷藏好伤员和敌人巧妙周旋,最后养护伤员七、八个月……听着这些故事,我不上一次流下热泪,激动之余,我登上胜利山,在毛主席指挥“切尾巴”战斗的杜梨树下凭吊,缅怀着那一曲曲动人的“军民鱼水歌”。
40年后,我又一次踏入吴起,十里长街车水马龙。入夜,当我徜佯在小镇的街头,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和歌舞厅的优美旋律烘托出现代化的氛围。我漫步来到长征广场,水幕彩色喷泉和两盏高8米的东方明珠塔式灯把广场映得如同白昼。在广场的制高点上,60米长的浮雕景墙是用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刘志丹、邓小平的肖像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把70年前的那场红色革命与现在的绿色革命连在一起。广场中的六根图腾柱上雕刻着欢迎红军、支援红军、切尾巴战斗、欢庆胜利、和平军垦、退耕还林的图案。广场上坐满了消夏的人群,是在享受甜蜜的生活?还是在回味那难忘的岁月?
广场的西北角有座雕塑,一位山羊胡子的老人领着孙女,用木杖指着对面的胜利山。雕塑活化出当代人追寻历史的心迹。环顾周围,确实有好些人,有的带着儿子,有的领着孙子,都在讲述着什么,触景生情,我的思潮又一次翻腾。
吴起,不仅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北上抗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出发点。70年前的硝烟已经散去,可红军留下了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伟大红军精神,吴起人民就是靠这种精神在新的长征中勇往直前。尔今,吴起的城镇像蒸熟的馒头迅速膨胀,两年前常住人口只有1.6万人,现在已增加到近5万人。吴起以“退耕还林第一县”闻名全国,以县域经济提升速度名列全国百强县的第39位,2002年原油产量还只23万吨,去年达到70万吨,今年有望超过百万吨。吴起县的同志告诉说,这都是继续发扬了红军长征精神才取得的。我知道,这中间又有许多故事,朋友,如果你要听,还是亲临吴起吧。
(原载2005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今日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