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红军联络处

童小鹏

西安红军联络处,是西安事变解决后,我党为维持同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的团结,并同南京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共商停止内战准备抗日的问题而设立的。当时国民党也需要中共有正式代表在西安,以便解决红军改编和陕甘宁边区等问题。所以,周恩来向顾祝同提出要在西安成立红军联络处时,顾祝同就答应了。但是,他们又怕中共和红军的影响扩大,采取了“掩耳盗铃”的办法,周恩来和工作人员可以公开活动,但不能公开挂牌,经过商量,就挂了“国民革命军十七路军教导队通讯训练班”的牌子,并由十七路军派门卫。周恩来和工作人员都穿便服,只内部警卫因身上挂了驳壳枪,才穿国民党的军服。我们机要、电台和公务人员,都是十多二十岁左右(我当时23岁,算是比较大的)的“红小鬼”,为和“通讯训练班”的学生身份相符,李克农要我们穿学生装。我们的电台是合法的,就用高竹竿架上天线,真像通讯训练班的样子。当时西安只两家电影院,放映的是无声电影,对学生只收半价,我们就冒充学生看了些半价电影,算是开了洋荤。大家在上班时间都很守规矩,一到吃了晚饭,就在院子里和大门口打打闹闹,所以附近的群众称号我们是“娃娃店”。

红军联络处工作人员合影

红军联络处是1937年2月9日中共代表团从张学良公馆搬到七贤庄一号后成立的。当时代表团只留下十来个人。因工作开展,“二二”事变后转移至云阳红军总部的叶剑英、李克农、李金德等又回到西安。又从延安调了李涛等几个人来。联络处主任开始是李克农,2月底李克农到上海治眼疾,就由李涛负责。因周恩来经常外出活动,李克农给他配了警卫副官陈有才。李克农除教陈有才做好警卫工作外,还教他随周恩来到国民党机关时,如何给传达室通报、递周恩来名片等等。特别给陈制了一套呢子大衣和礼帽。

红军联络处一成立,统一战线工作就立即开展起来,来联络处的爱国将领、民主人士逐渐多起来了。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不懂社会上的礼节,刚开始客人来了不知如何接待,站在一边看。周恩来要李克农和李涛教我们如何待人接物,特别告诉副官和公务人员接待客人的规矩。当时天气寒冷,客人一般都穿大衣、戴礼帽,李克农说,客人来后,先引到客厅门外,帮客人把大衣、礼帽挂在衣架上,再引进客厅请坐、上茶……尽管如此,还闹过笑话。有一天,某民主人士来了,一个小公务员想照章办事,不待客人站好,就动手把客人头上的礼帽摘下来。幸亏是友好人士,客人只是一笑了之。李克农知道后,就把这个例子作教材,告诉大家要待客人自己取下礼帽后,才接过来挂上,不要先动手。讲得大家都好笑。通过教育和实践,“土包子”也训练为彬彬有礼的服务人员了。

1937年春李克农与身边工作人员分食糖果的生动情景。左起:吴志坚、黄金友、李克农、刘澄清、黄文炳

1937年3月,周恩来开始到杭州同蒋介石谈判,中央派林伯渠为中共代表驻红军联络处。林原是孙中山的同盟会会员,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广州时就负盛名,他到西安后,上层统战工作更加活跃。为进行黄埔同学的统战工作,除了宣侠父(黄埔一期生)常驻西安外,左权、陈赓、徐向前(均为黄埔一期生)等都先后到过西安联络处。联络处还接待过许多党和红军的负责同志。

西安红军联络处,是延安和红军总部通往国民党地区的窗口和交通总站。在开展统战工作、购运军需物资、输送干部和青年学生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上海、北平、天津及南方各地秘密党组织同延安中央的联系,都是通过西安红军联络处的。所以有些同志认为西安红军联络处即是中共办事处,实际作用是这样的,但名义上不能这样说。

1937年春,红军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前排右)辗转回到西安红军联络处时,与宣侠父(前排左)、陈赓(后排左)、左权(后排右)合影留念

七七事变加快了国共谈判的进程,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西安红军联络处就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并公开挂牌,由八路军自行警卫。9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八路军编为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驻陕办事处随即改为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

西安红军联络处,从建立到改名前后,只7个月,但在周恩来等的直接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在中共党史和红军军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