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记刘青山撰写革命回忆录的事迹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唐代一位文学家刘禹锡写的诗句。桑、榆是两颗星名,位在西方,日在桑、榆是比喻天快要黑了,后来人们常常引喻人的晚年。刘禹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要说太阳到了桑、榆就快落了,它发出的霞光一样能映红天空。是的,古往今来,像刘禹锡这样晚年壮心不已的确实大有人在。年纪六十四岁的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青山就是其中一个。他“晚照红”的心地,像头上的银丝般洁白;他“晚照红”的思想,像额前皱文般凝重。

1979年12月25日下年,刘青山专门去找老战友刘明山商讨撰写革命回忆录的事。在房子里仰卧的刘明山忽然听到有人在喊:“老刘!”回头一看,正是朝思暮想的老战友青山。刘明山见刘青山红光满面,乐滋滋地说,你呀,越活越硬实了。刘青山说是呀,我的身子骨没有大毛病。接着两人把积郁在心里的夙愿告诉对方。刘明山说,你来的太好了,我为写回忆录天天焦虑,但多次试笔,力不从心,你我合作,事能成功。于是,两人契约,同心合力开始撰写革命回忆录。

刘青山给自己收拾了一个书斋,让老伴把电视机搬到另一个房间,跑到书店购买了七十多套文史书籍,边学习,边写作,那时,他还在领导岗位上,白天按时上班,恪守职责,业余时间全用在编写回忆录上,春夏秋冬四季,每天晚上都要写作两三个小时,有时要熬到凌晨。房里没有空调设备,夏天闷热,冬天寒冷。热天,房子像个小蒸笼,汗水滴在稿纸上,擦擦再干,冷天,手冻得麻木僵硬,从不间断。热的头晕目眩时,用芭蕉扇搧搧,冻的手足麻木时,擦擦走走,继续干。这样长期下去吃得消吗?老伴为他担心,想劝阻他,但看到他是那样的兴奋,那样的充满信心,不知多少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懂得他的心,他是在为事业奋斗,她不能劝阻他。只能用尽一切力量支持他,把家里的营生全部承担上。她的支持,他领会高兴。

革命历史资料,年深月久,他们所写的虽都是亲身经历,但记忆也难免有些模糊之处。为了做到所写的回忆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刘青山不辞劳苦反复核对。刘明山家离刘青山家有十来里远,一有空刘青山就跑到刘明山家里,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卑楠生怕遗漏。有时,遇到同一件事,两人的记忆不一致,出现争论,相持不下的僵局时,两人中必有一个提出休战。各自反复回想,校正记忆,等把情节回忆准确清楚之后,再到一起,互相切磋,直至看法取得一致,方可安心。有的材料三遍五遍研究讨论,三次五次修改才可定下来。

多少个不眠之夜,刘青山把对党,对人民,对烈士的满腔深情倾注于笔端,倾注于稿纸。经过艰苦的回忆,他们两人合作撰写的革命回忆录资料有280多万字,打印成稿件寄给全国有关文史单位和报纸杂志的有60多万字,在报纸杂志上已发表的有19万多字。《陕北红一支队》、《白盛英侍候三大谢子长》等文,被有关单位评为优秀作品,发给奖状和奖金。

花香自招蜜蜂来。刘青山写的回忆文章陆续发表后,慕名而来的约稿信和采访者络绎不绝。刘青山总是有约必应,有信必回,有问必答。要求修改稿件的,他从不推辞。他为人诚恳笃厚,热情好客,所以同行,采访者,史学家,总喜欢和他一起交谈,爱到他家走走。他那狭仄的书斋,节假日常有人满为患之势。每次他总是让你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他会不顾年高,不惮麻烦,搬出自己写的一叠叠材料,任你鉴赏,饱你眼福。给你讲解三五个小时是寻常事,有时从早饭后一直谈到晚饭时。来客怕累垮了他的身体,要告别时,他总是说,不会的,心里接受了的事,身子就不会觉得累。再说,累点怕啥,人就应该打仗死,得病死,老死?我以为,为事业累死也值得。凡熟悉刘青山的人,都称颂他是良师益友,是品格高尚的人,是为事业献身的人。

刘青山离休后,应聘担任了陕西省革命纪念馆筹备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革命烈士事迹编纂委员会委员。他给自己制定了离休后撰写革命回忆录的具体计划。首先,要到他曾经战斗生活过的故乡陕北进行采访。省革命烈士事迹编纂委员会负责人刘杰诚得知他要回陕北采访,就委托他带上检查巡视陕北各县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任务,他痛快接受了。在出发前,他约联好离休后在延安住的老战友刘发谦同行采访,老刘欣然应承,两个老战友开始了百日行的紧张生活。

陕北是刘青山的故乡,也是他曾欲血奋斗的战场。在这里他曾挨过敌人的刺刀,座过反动派的牢房,上过国民党的法庭。是这里的土地养育他成长,是这里的党领他走上革命的路,是这里的群众多次掩护他逃脱敌人的魔掌。因此,这里的党更亲,人更亲,山更亲,水更亲。这里的一村一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对他含有脉脉深情。他回故地采访,真像翻看夹在书页中的瓣瓣落花,不仅引起了甜蜜的回忆,而且还重温了旧时的余香。那两鬓积雪的,是他当年一个战壕的战友;那泪眼迷离的,是他从火线上抢救回来的伤员;那声声呼唤老伯的,是他一手扶植起来的红小鬼;那扑倒在身旁的,是他在行军路人拾来交给地方政府接济大的孤儿;还有那远亲近邻,三亲六故都来看望。他不顾旅途劳累,热情招呼,泡茶点烟像拉家常一样,叙谈几十年来的变化。有时谈到凌晨,才依依告别。在交谈中,他了解到个别同志有困难,就解囊相助。一路,他拿出280元钱资助了这些人。

每到一个县,刘青山都要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和大家促膝回忆,互相切磋。从当地第一个党支部,第一支红军谈起,按年代顺序,一直要谈到全国解放。他口问手记,甘当小学生,自己重温历史获取了资料,也帮助地方上搞清了很多问题。有的县有些事件,长期内查外访弄不清,经过这么一座谈便清楚了。他不但在室内座谈,而且还要深入现场去察看。在绥德县时,了解到子洲县何家集公社曹家沟老红军曹红彦参加过一九三七年甘泉九岩山保护周总理的战斗,他心急火燎要找到曹红彦。凌晨出发,黄昏归来,行程190多里,步行20多里,曹红彦找到了,九岩山事件的真实情况搞清了。在吴起县,他得知有五处埋有红军战士的墓坑,但不知人数多少,更不知姓甚名啥,无法处理。他翻山越沟,徒步爬涉,找到亲手掩埋烈士的乡苏维埃主席王玉海。王玉海带上当年的笔记本,同他一起到墓地察看。当天就搞清了这些墓坑掩埋的36位烈士所在部队、职务、姓名。使这些长期沉沦荒山野洼、没人过问、无户籍先烈欣慰归队,安息于烈士陵园内。

老刘回陕北来了,各县都把他当成送上门的活材料,请他作专题报告,传统教育。他都不推辞,有求必应。在榆林,他讲的是“从红一支队到二十七军”,一连讲了六个半小时,抽了一盒烟。他讲的有声有色,在坐的人都听得憨憨的。报告结束后,他的喉咙也痒了。榆林时任地委书记,过去他的部下任国义感慨地说:“你呀,还是当年那股子干劲,真行!”

他回答说:“我这事搞上瘾了,干起来就不觉得累。”每到一地,党史办,纪念馆、民政局的干部都要来采访他。刘青山总是热情接待,谆谆指点。既无私的提供掌握的资料,又期望地对大家说:“前人创业,后人守业,前人创史,后人写史,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你们要热爱业务,搞好党史资料征集工作。”横山县党史办都是些新调来的干部,业务生,他就像老师教学生一样,以自己编写革命回忆录亲身的经验和教训说明编史要抓的要领,应注意的事项,并亲手修改他们写下的史料和人物传。这些同志感激地说:“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遇见这样热心负责的老前辈。”

“七一”,刘青山在子长县与老干部一起参加了纪念党的生日座谈会。会上,他一发言就是两个半小时。他说:“我为写回忆录读了点书,回忆收集了些革命史料,我们老同志有跟党创业的经历,也应有为革命写史的责任。”他真挚的勉励老同志保持晚节多作贡献的期望,人人拍手赞同。

刘青山这次回陕北采访一百零八天,他风尘扑扑,行程数千里,走过2个专区,15个县,7个公社,14个村庄,瞻仰了7处毛主席旧居,拜蔼了8处革命烈士陵园。查证落实了过去沉没荒山野林的无户口烈士380名,查清了吴旗县的胜利山战斗,甘泉县的九岩山和县林沟事件,志丹县的旦八岑事件,访问了王兆瑞、李清彦、王文昌、白才、李治国等15个著名烈士的革命活动,搜集了革命历史资料16万多字。他像一个辛勤采花的蜜蜂,带着丰盛的收获返回西安了。他“未甘便作哀翁在,两脚犹堪迈九州”的精神,换来“他真是一个无愧于先辈的后人,而又是一个无愧于后辈的先人”的美名留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