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人民的好县长薛兰斌访谈录

1964年10月5日,我们在黑龙江省嫩江地委访问了薛兰斌。嫩江地区是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日化了十多年的地方,社情极其复杂,社会很不安宁。组织上特调任甘肃省农林厅厅长薛兰斌为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嫩江地委书记兼专员,负责该地区的工作。他接到调令,把家眷撂在兰州,只身一人先去赴任。我们访问时,他到任不久。在他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他。时下,嫩江已进入冬季,他穿一身整洁的兰布中山服棉衣,显得特别精干英俊。我们访问组一行三人,组长是和他一起闹红的离休县委书记徐锡龄,同乡同事久别重逢,热火随和,整整座谈了一上午。中午,在机关食堂,他和我们一起就餐,主食高粱米蒸饭、白面馍,副食土豆烧牛肉,萝卜青菜,炒豆腐,木耳鸡蛋汤。在他调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后,我再次访问了他。上次访问,说的主要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在瓦窑堡的旧址旧居和革命活动,这次访问,说的主要是他本人的革命事迹。

薛兰斌,原名薛馨亭。1904年出生于子长县李家岔镇崖窑沟村一个大户农民家庭。崖窑沟距枣树坪十来里路,枣树坪是陕北革命的领路人谢子长的家乡,两地在旧社会就是很有声望的村庄。革命兴起后,在薛兰斌的带动下崖窑沟追随谢子长的人很多,薛兰岗、薛兰福、薛巨海、薛云亭、薛巨洲等戎马征战,成了革命的栋梁,薛连则、薛金牛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薛兰斌,1927年参加了由谢子长组织领导的安定县农民协会,任村农协主席,带领会员惩治当地的豪绅地主恶霸。大革命失败后,谢子长带兵去参加清涧起义,谢子长走后,在西区区委书记谢子长的大哥谢德惠的领导下,组建了西区地方民团,薛兰斌任民团联络员。积极从事地下活动。1934年2月,谢子长受中共中央驻北方局代表委派,任西北军事特派员回到安定,同月,薛兰斌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谢子长的领导下,革命形势发展很快,革命的武装力量不断壮大,正规红军组建外,7月安定县赤卫军大队成立,薛兰斌任大队长。7月17日晚,薛兰斌带领600多名赤卫军配合谢子长率领的陕北红军一、二、五支队攻打安定县城,营救出200多名关押在监牢的党团员和革命群众。7月下旬,谢子长率领一、二、五支队与薛兰斌带领的200多名赤卫军队员南下,在南梁革命根据地阎家洼子与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胜利会合。国民党反动军队对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时,薛兰斌带领赤卫军大队密切配合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行动,参加了景武塌、张家圪台、河口、董家寺等战斗,粉碎了敌人对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1934年8月,陕北第一个红色县政府安定县革命委员会在安定西区李家岔柴家河宣告成立。革命委员会主席白占玉,县委书记康润民,县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长雷恩均。县革委会设有经济、土地、粮食、劳动、文教等委员。薛兰斌任土地委员长。同年10月,安定县革命委员会改为赤源县苏维埃政府,选举薛兰斌为苏维埃政府主席,康润民为副主席。赤源县下辖安定西区、北二区,横山、石湾一区,靖边东区等10个苏维埃政府。1935年1月25日,陕北苏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赤源县白庙岔召开,到会代表100多人,会期三天,正式成立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马明方,副主席崔田夫、霍维德,秘书长兼国民经济部部长惠子明,土地部部长辛兰亭,粮食部部长高旭光,劳动部部长祁明珍,裁判部部长薛兰斌,财政部部长艾楚南,教育部部长陈蓬飞,保卫局局长刘子义,贸易局负责人白树標,巡视员强晓初、白栋才。大会通过了《陕北省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法》、《土地法》、《婚姻法》等法令。二月,秀延县苏维埃政府成立,薛兰斌当选为主席。11月,他率领秧歌队迎接中共中央和长征红军进驻瓦窑堡,在解决长征红军过冬服装、粮食、蔬菜、柴炭、马草等项工作中成绩突出,秀延县受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西北办事处的表扬。1937年10月,子长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任县长。他千方百计,组织群众,发展生产,有力的支援了抗战斗争,子长县成为了全苏区抗日民主模范县。在国共合作抗战时期,瓦窑堡住有两个县政府,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子长县政府,县长薛兰斌;另一个是国民党领导的安定县政府,县长是“摩擦专家”田杰生,国民党县政府只管城内,共产党县政府管城外,各有各的保安队。田杰生伙同上峰抗敌后援会绥德分会主任何绍南,多次制造摩擦,破坏抗战。抗大第四期第一大队移住瓦窑堡时,子长县政府热烈欢迎,而安定县政府却百般刁难,通知群众不要给抗大腾房子,散布流言蜚语,说:“抗大不到前方打日本,在后方吃闲饭”。同时,指示特务、保安队制造事端,破坏抗战。1938年5月的一天,国民党保安队在杨家园子村打死了我军动员群众参军的连长。子长县政府立即向抗敌后援会绥德分会报告了事件的经过。我方派出分会参谋处长李仲英前来调查。国民党方面派第二战区政治部上校特务刘科员前来调查。田杰生百般耍赖,不承认连长是他们保安队打死的。薛兰斌带领目击群众,当场作证,田杰生、刘科员无法抵赖,只得认罪,并且写了协议书,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1939年3月3日,国民党保安队竞非法抓捕我八路军驻安定办事处的民运干部薛明山、贾仲清俩同志,竟然污蔑他们煽动群众,“诽谤政府,破坏抗战”。薛兰斌和抗大政委胡耀邦到田杰生处交涉要人。谈判中,田杰生拿不出薛明山、贾仲清“诽谤政府、破坏抗战”的证据,薛兰斌要田杰生立即放人。田杰生不但不放人,而且无理地命令保安队的人扣留薛兰斌。胡耀邦对警卫员说,田杰生无故关押了宣传抗日的薛明山、贾仲清,现在又扣留一心一意抗日的薛县长。看来,田杰生是个货真价实的破坏抗战的顽固分子,我们先结果了他,他罪有应得。警卫员立即端起了手枪。田杰生随即转变了话头,说既然你方说薛明山、贾仲清没有破坏抗战的言行,我可以放人,待调查落实后再说。这次斗争又取得了胜利。然而,与田杰生的斗争并没就此结束。5月中旬一天,田杰生又以召开清洁运动会的名义,邀请我方代表参加。会后,参加会议的抗大大队长苏振华、王赤军主任先行离开会场。田杰生又乘机扣留了薛兰斌县长,挑起严重摩擦。我方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方针,以“又联合又斗争”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政策,同田杰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斗争中,抗大学员和群众举行武装游行,夜间巡逻,实行紧急戒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与此同时,中央军委通过媒体公开揭露田杰生的罪行,并由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兼河防司令肖劲光同志通电国民党当局,提出强烈抗议。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终于迫使田杰生释放了薛兰斌和我方全部人员,取得了斗争的胜利。毛主席对子长县在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斗争接二连三取得胜利,深表关切,1939年4月,他以薛兰斌的名义写了《告陕北人民书》,正告国民党顽固派田杰生们要以民族存亡的大局为重,停止破坏,团结抗日。田杰生一伙就此逃离边区。这年7月,边区政府召开县长会议,林伯渠代表边区政府和西北局表扬薛兰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成功地化解了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各种摩擦、破坏统一战线的阴谋,为稳定抗日后方,维护国共团结抗日作出了重要贡献。毛主席在会上讲话时说:“薛兰斌同志是我们人民的一个好县长。”

就薛兰斌和胡耀邦一起反摩擦斗争的事,子长县党史办于1982年10月25日给胡耀邦去信,请他回忆事情详细经过。同年11月18日,胡耀邦复信:

1939年抗大一大队在瓦窑堡时,原国民党县政府田杰生指挥保安队同我们捣乱,一共是两次。一次是三月初,我带薛兰斌同志去田杰生处交涉事情,田企图扣押薛,因我呼唤身边警卫持枪反抗,安全脱险。第二次大约在五、六月间。那时我已被调回延安军委总后工作,具体情况说不清楚。只知道开始应付不当,致使薛被扣押三天,但后来斗争的很好,取得了胜利。现在知道这件事的人还很多,(当时抗大一大队的学生),请你们找他们。

党史办在去信中把田杰生误写成田“石”生,胡耀邦给改过来。党的总书记对工作对党史认真负责的精神堪称楷模。

1942年,薛兰斌进入边区政府政权研究班学习,参加了整风运动,1943年1月转入中央党校一部学习,1945年毕业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1947年兼任西北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长。1948年9月,薛兰斌指挥十万人的运粮队伍不顾敌人飞机空袭和地面部队围追阻截,采取车拉人背,日夜兼程,如期向晋冀鲁豫解放区运粮十万石,解决了战争和灾民的急需。在解放大西北的各大战役中,薛兰斌精心组织部队供给,对西北战场的最后胜利起到了积极的后勤保障作用。

全国解放后,薛兰斌历任甘肃省委委员、省农林厅厅长、党组书记,甘肃省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嫩江地委书记兼专员,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革”中遭受迫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冤案彻底平反,先后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政协陕西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1991年2月毛主席当年说的“好县长”,百姓到如今还称的“公道老”薛兰斌与世长辞,中央、省、市、县有关领导和家属参加了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