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别人一样,我急切地想知道毛主席在延安时代的生活故事。可是,当我来访问毛主席在延安的故居时,我的心里却产生了一种局促不安的感觉。不知是由于虔诚、仰慕还是由于兴奋激动,我忽然变得沉默而严肃。我走进“延园”贪婪地注视着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座多么平凡朴素的园林啊!我们伟大的领袖,就在这里领导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园内,几幢古老的瓦房,隐蔽在林荫深处,一条小溪穿过树丛蜿蜒流去。这几天,桃李花谢了,梨花和丁香花开得正旺,那些又繁又大的花穗,像一串一串茸茸的雪球挂在枝头,静静地散着幽香。据管理“延园”的同志说,这些果树每年要结三、四担水果。党中央住在这里时,干部没有津贴费,生活很艰苦;每年水果成熟了,毛主席亲自叫人把水果分给大家吃。
我跨过小溪,爬上后边的山坡,进入另一个小院落,这就是毛主席过去的住处。对面整齐地排列着五孔窑洞,油漆过的门窗依然保留着从前的颜色,窗棂上钉上了白色窗纱。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门窗虚掩着。毛主席办公的窑洞里,窗前放着一张简陋的木桌,还有一只破旧的靠背圈椅,对面摆着两个沙发和一个衣架。
引导我参观的同志,指着窗前靠背圈椅说:这是1937年毛主席在延安时坐过的椅子。那时,党中央初到延安,毛主席就住在群众的窑洞里,农民吴汉章把自己家里的椅子送给毛主席用。第二年,中央书记处搬到了杨家岭去住,临走时毛主席又把这张椅子还给了吴老汉。1947年胡宗南匪军侵犯延安时,吴老汉为了这把椅子曾和敌人进行过斗争。他一直把这把椅子当作传家宝似地保存了二十年,到去年秋季才把它送给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原来党中央负责同志使用过的器具,大都被胡匪破坏了。现在陈列的这些,多半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各机关的遗物,但从这些器具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过去延安机关的艰苦生活。
当时,毛主席就在这个窗前办公。他的桌子上经常堆放着些书籍和报纸,还有一盏带着罩子的油灯。据说,毛主席最习惯在夜间工作,但他很注意节省灯油,写东西时,把灯头扭大,不写时就把灯头扭得很小。他经常工作到深夜,当远近村庄的人们都完全睡熟了的时候,他仍然在暗淡的灯光下,慢慢地踱着步子,思考国内外的种种问题,甚至第二天清早,当别人已经起床时,还看见他的窗户上有淡淡的灯光……
那时候,毛主席穿衣吃饭都很俭朴,穿的衣服也多半是当地人织的粗布缝的。有一件灰棉袄曾穿了三年,别人替他打的一双粗毛线袜子,已经穿破了,他还不愿意丢掉,仍然补了再穿。毛主席每天吃两顿饭,每顿只吃两个菜,主要是白菜、洋芋和西红柿,还有一点点猪肉。炊事员黄玉成觉得毛主席的伙食太简单,曾要求增加伙食费,但毛主席不允许,并且每到月底,还要亲自检查伙食账,不准超过标准。我站在窗前,静听管理员同志的讲述,这时,太阳把窗外的树影印上了窗纱,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闹;我沉在深远的想象中,仿佛亲眼看到毛主席当年工作和生活的情景。
当我从毛主席的院落里走出来时,枣园村农民谢登珍和史再成老汉来了。他们曾经和毛主席谈过多次话。我请他们讲些关于毛主席和当地群众关系的故事。他们欣然地应允了,并且领着我到山下边的树林里去转。我们穿过林荫路,走到中央书记处休养所前面,看到一块平地的周围栽着许多花木。史再成说:“那几年,农民给毛主席拜年的秧歌队,就在这个场子上演出。”那时,毛主席和中央负责同志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群众和干部在他们的面前围成一个圈子。锣鼓一响,秧歌队就忸忸怩怩地演唱起来,毛主席被几个小姑娘羞涩的动作,逗得不时发笑。谢登珍说:毛主席非常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1944年8月,枣园乡下了一场冰雹,许多秋庄稼都被打毁了,群众的情绪很不安。当时,毛主席派党中央某部的同志去调查灾情。随后又把两石麦子发给群众做种子。第二年,这些麦子长得很好,获得一次大丰收。平时枣园村农民得了病,毛主席就让中央医务所给他们免费治疗。同时还让书记处的女干部教给本村妇女纺线(当时党中央提倡机关干部业余劳动生产,许多干部学会纺线)。还举行了一次纺线比赛,妇女史秀英纺得最好,书记处奖给她一架纺线车子。
当我向谢登珍、史再成告别时,他们恳切地说:“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毛主席,延安人民时常惦记着他。”
延安十三年,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这里转危为安。延安生活中的毛泽东,思想敏锐,演讲生动,作风朴实,尤其是“整风运动”之前,任何来宾或革命队伍里的同志,都可能在延河边碰见他,都可以写信索取他的签名题字,甚至可以预约倾谈。毛泽东先后在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居住过。延水河边,黄土地上,他以作风感染人,言语打动人,思想震撼人。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被称为革命领袖,是当时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1]1961年初级中学语文第六册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