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国民党反动军队在陕甘宁边区周围修筑了五道封锁线,隔断了边区和外界的交通,边区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粉碎经济封锁,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了“自己动手、发展生产”的号召。这是个伟大的革命的号召,一经提出,边区全体军民就热烈响应。
1941年,我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这块荒凉的地方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树林里山崖下到处住满了部队,几个旧窑洞成了我们很好的办公室。早上,弥漫在山谷和树林里的炊烟,好像海洋上的雾气。晚上,漫山遍野闪耀着若明若暗的灯火,好像城市里的夜景。劳动了一天之后,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边聊天,有的讲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生活,有的讲冀中打鬼子的战斗故事,有的津津有味地描述革命胜利以后的幸福情景。
我们一到南泥湾,就抓紧时间开荒,以便赶上季节,按时播种。当时部队多半住在临时搭的草棚里,少数还在野地里露营。劳动归来,同志们就躺在深草丛林中的窝铺里做着香甜的梦。一想起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眼前的一些困难就不算什么了。
当时两三个人合用一把镢头,其他工具也很少。王震旅长提出必须每人有一把镢头,一把锄头,每个单位有四犋犁,八头耕牛,责成各级供给机关负责筹备。可是我们的经费有限,凡是自己能够加工制造的,一律不买,自己不能制造的,用废铁换,万不得已才花钱买。我们常常把自己晒的食盐驮到黄河沿岸,用一斤半盐换一斤铁,就地请工人打造工具。驻地附近的小山上有一口破钟,半截埋在地下,警卫连刘连长带领大家把它抬了来,打成工具。至于粪筐、扁担、绳子之类,全由各连队自行解决。粪筐是战士们用柳条和榆树枝编的。他们说:“有了粪筐,管叫荒山变良田。”
南泥湾一带长期没有人烟,想找一块熟地耕种是不容易的,偶尔发现一块地有耕种过的痕迹,也荒芜得不成样子了。想在这里发展农业生产,就靠同志们两只手一把镢头,把荒地开垦成熟地。
每天天麻麻亮,同志们就起床了,在单位首长的率领下,哼着自编的秧歌小调,向荒山进军。“早上工啊早上工,三个早上顶一工!”“早上工啊早上工,一直挖到太阳落!”一片歌声,多热闹啊!
快到中午,炊事员送饭来了,生产组长就伸手向前一指,给大家指定个目标,说:“同志们,加一把油,再突击一块地就吃饭。”于是镢头像雨点一样落地,前面稍微慢一点儿,后面就喊,“快些快些,挖到你的腿了!”片刻之间,一块新地开辟出来了。刚吃过饭,很多同志就拿起镢头干起来,领队同志要他们多休息一会儿,他们总是不肯,说:“不要紧,年轻小伙子怕什么!”快收工的时候,也常掀起几个新的“冲锋”,这里有人建议“再猛干五分钟!”那里有人提出“再突击一块地!”往往一股劲就突击一个山峁。
这里的荒地上荆棘多。砍掉一丛荆棘,挖掉它的根,要花很长时间。特别是狼牙刺,一不留神,就会戳破衣服,划破脸和手。有的同志没开过荒,拿工具方法不对头,开了一天,就满手血泡。但是大家的情绪始终是高昂的,谁也不叫苦,谁也不肯落后一步。
在开荒热潮中,同志们运用了种种战术。有的单位采取“火攻”的战术,遇到草深荆棘多的荒地,先把草和荆棘点燃,顷刻间满山烟火,迎风呼啸。“火攻”之后就出现一片焦黑的平地。有的单位采取“打包围”的战术,从荒地的周围开始,向中心进展,包围圈越缩越小,直到消灭那块荒地为止。有的单位采取“中间突破”的战术,先突破荒地中间的一条线,再向两边进攻,把荒地割成一块一块,各个击破。运用了这种种战术,无论怎么大的荒地都被消灭了。
在开荒热潮中,干部都以身作则,跟战士们一起劳动,这不仅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密切了上下级和同志间的关系。七一八团政委左齐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失去了右臂,不能参加开荒,但是他不肯站在生产战线之外,一有空就帮助炊事员烧水做饭,唯恐误了吃饭时间,让大家挨饿。他还经常挑着担子上山,给战士们送水。
在开荒热潮中,干部家属也不甘落后。她们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纺纱任务,一有空就去帮助战士们洗洗缝缝,战士们说:“我们八路军真是个革命的大家庭。”
经过我们的劳动,荒凉的南泥湾出现了一片新景象,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成了陕北的江南。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外面的物资无法运进,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歌词)
贺敬之
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
[1]1961年十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