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之川
作为“50后”,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是伴随着延安颂歌长大的。因为延安在历史教科书、图书报刊、广播影视中都曾反复出现,在我们学过的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中,也时常映入眼帘,可谓耳濡目染,耳熟能详。贺敬之在《回延安》诗中曾云:“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当年每当读到这里,我总会放飞少年的梦想:将来有一天如果能够亲身到延安参观宝塔山、看看延水河,那该有多好啊!这一愿望直到2010年才得以实现。那年8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中语西部行”,我曾参加到延安的义务支教活动。尽管这是我第一次到延安,但是游览时却丝毫没有感到陌生。瞻仰延安革命纪念馆,走进召开中共七大的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来到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参观王震率三五九旅垦荒的南泥湾,甚至路过林彪任校长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都无不倍感亲切。因为对这些地方早已神交已久,恰似故地重游一般。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信哉斯言!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主席曾在这里生活十多年,从而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大地上最壮美、最令人神往的景观。近年来,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延安也迅速成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中外游人。延安既是陕北的,又是全国的。延安精神是当今全体中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但我觉得,对延安和延安精神理解最透彻、体会最深刻的,当属延安本地人。因为他们才是这块热土的主人,见证了延安的昨天与今天,对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感同身受。对他们来说,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更是家乡故土,因而爱得更真切,也更深沉。当年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面对国土沦丧,诗人艾青曾满怀深情地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种对家乡故土的挚爱情结,我们同样也可以从南征老师这本《语文课里的延安》书中深切地感受得到。
南老师是陕西省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他有着典型陕北人的善良、正直、豪爽与朴厚,对语文教育一往情深,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学习钻研。他2006年参加“延安精神与语文教学”课题,后又参加“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一直致力于延安文化与语文教学研究,尤其对语文课本中与延安有关的课文情有独钟。他把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不同历史时期编辑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与延安有关的课文搜集在一起,爬梳剔抉,匠意经营,编成这本独具特色、别开生面的语文读本《语文课里的延安》。全书共分九个单元,分别是延安颂、保卫黄河、杨家岭的早晨、小米的回忆、延安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飞向延安、延安作风万岁。所收课文不仅详细注明所属教材版本,而且做了简要的介绍说明和“阅读提示”。这不仅让我们看到语文课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原貌和特点,也能让今天的中小学生“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怀想那段峥嵘岁月。曹雪芹自题《红楼梦》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南征老师编这本书也用了整整十年,可算作“十年磨一剑”的心血之作。2016年4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在西安召开工作会议,我们特意请南老师向全体与会代表介绍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使与会语文同仁加深了对延安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的认识与理解。
延安精神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延安精神教育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为我国新一代公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怀抱理想,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从而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的服务意识,是语文教育体现立德树人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正是这本《语文课里的延安》的出版意义所在。
序于2016年7月17日
2018年7月26日修改
(作者是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